历史故事:杜甫遇李白

Posted

篇首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历史故事:杜甫遇李白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历史故事:杜甫遇李白(1)

历史故事:杜甫遇李白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相关参考

我眼中的李白和杜甫 李白杜甫图片

篇一:《我眼中的李白和杜甫》我眼中的李白和杜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李杜二人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如此。李白、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双子星座。李白是精神上的伟人,在于他以一个寂寞的超人...

杜甫《赠李白》诗歌鉴赏

...,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这首《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

印象草堂

杜甫草堂,历史悠久。因唐朝“诗圣”杜甫久居而得名。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着作以社会写实着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

杜甫《梦李白·其一》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杜甫《梦李白·其一》注解1、明:表明。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李白和杜甫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郭沫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么作家眼中的诗人们是什么样的呢?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

话说李白论

...只是他想象中的姿态。说起李白,就要谈一下他的老朋友杜甫了。杜甫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他们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可是却是一对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歌鉴赏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在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年(746)或六年(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都是对...

杜甫《梦李白·其二》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其二》注解1、楫:船浆、船。2、斯人:指李白。杜甫《梦李白·其二》韵译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

杜甫《天末怀李白》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杜甫《天末怀李白》注解1、天末:犹天边;2、君子:指李白。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

杜甫《不见》诗词鉴赏

...杯6。    匡山读书处7,头白好归来。1.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2.佯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3.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

梦遇李白

...抬头忽见一幅对联,上联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我见是李白的佳句,不由脱口而出下联“唯见长江天际流”,谁知两扇小门自动徐徐开启。我怀着好奇心快步走了进去。里面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五个字:“李白佳句室”。院...

好朋友

...性相怡,彼此坦诚相待,才能互称好朋友。古代,李白和杜甫的友情实为经典,但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匆,有如白马过隙,匆匆而别,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

杜甫《狂夫》诗词鉴赏

但愿你不嘲笑今天的杜甫们                             ——杜甫《狂夫》赏析    杜甫与李白的苦不一样,李白的苦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可能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从小到老都不缺钱,而且社会地...

杜甫《梦李白·其二》赏析

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

好朋友高一作文

...性相怡,彼此坦诚相待,才能互称好朋友。古代,李白和杜甫的友情实为经典,但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匆,有如白马过隙,匆匆而别,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