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之一渡赤水
Posted
篇首语: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长征故事之一渡赤水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长征故事之一渡赤水
红军于2月29日凌晨开始在三个地点架设浮桥和运用船只开始从赤水河右向河左渡河,于中午时分全部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境内。为摆脱尾追之敌,红军继续向西南,一头扎进了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扎西。进驻扎西后,红军发现尾随的川军见红军进入云南,逐渐脱离了与红军的接触,退守长江沿岸,而滇军则向扎西地区运动以防止红军进一步深入云南境内。见此形势,红军在云南稍作休整又于2月14日返回川南古蔺。 红军在古蔺打土豪,补充给养、整编部队,抛弃辎重,轻装以利机动。我在太平镇听89岁的车盛寅老人讲,当年9岁的他亲眼见到红军把一挺没有子弹了的马克沁机枪在太平渡口沉入赤水河。
贺子珍BTW在2月16号前后,在古蔺的白沙场生下了一个女孩,当然,孩子一出生就送人了,因为婴儿是不可能跟着大人行军打仗的,那只能是死路一条。毛泽东的龙女血脉留在了古蔺白沙场。
在古蔺休整期间,如何突破蒋介石设的重兵重围,毛泽东心中已有计策:欲跳出重围,必须渡过长江,而向北渡江已不可能,只能向南渡过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向南渡江的难点在于滇军挡道。西南各军阀的地方武装,以滇军最为强势,这除了云南有着中国最早现代军校讲武堂之外,经蔡锷、龙云、卢汉等名将的几十年经营,滇军的装备、士兵的军事素质和战力在西南都是首屈一指的。
1938年4月22日至5月18日的徐州禹王山阻击战中,面对日寇矶谷、板垣两个甲等机械化师团及伪军5万多人的进攻,禹王山主峰被日军炮火削下去两米,滇军战至奉命撤退,小日本也没能越禹王山半步。整个台儿庄战役,中方歼灭日寇约2万人。禹王山一战,滇军就毙敌1万2千人。由此可见滇军战力之一斑。
因此,毛泽东的计策就是在两个方向上造成敌人的错觉和误判,调出滇军,避免和滇军发生硬仗:1.造成红军欲在遵义一带建立根据地的假象,引诱滇军出滇前来围剿,从而红军有机会乘隙借路云南巧渡金沙江;2.造成红军欲从北边渡过长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假象,从而尽量把围堵之敌往北调动,红军乘隙从南边渡过金沙江。
计策既定,毛泽东向中革军委建议,再渡赤水,直出黔北,摆出欲占黔北之势。中革军委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于2月18日起在太平渡、二郎滩由赤水河左向右二渡赤水。3万红军于18至21日全部又渡回河右。
重回河右的红军,摆开了要在遵义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架势,沿途打出标语“赤化贵州”。先由林彪一军团于24日攻取桐梓,战斗打得很轻松;25日彭德怀的三军团开始进攻遵义门户娄山关。此前,35年1月初,红一军团曾用二师四团(耿飚、杨成武团)轻松攻取娄山关,二师六团(朱秋水、邓飞团)智取遵义,都没费多大的劲。等到彭德怀三军团二打娄山关,可是费了劲了,13团(先头营主官一死一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击败刚刚换防的黔军一个团,脚跟还没站稳,黔军两个团开始反攻,13团伤亡惨重。彭德怀急令三军团所有部队紧急增援,12团赶到。彭后来回忆说12团如晚到5分钟就要坏事。12团上来后打得也很惨,团政委钟赤兵(55中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参谋长孔权都负了重伤。最后还是腾出手来的林彪一军团杨得志团对娄山关之敌实施迂回侧击,才在关键时候击溃了黔军。三军团总是在关键的时候需要林彪一军团帮忙。两个军团战力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二打娄山关,打得惨烈,基本上彭总打仗都能打出惨烈的气氛:),换言之,彭总总能把仗打惨喽。 娄山关战役结束后,28日黄昏,毛泽东亲临娄山关战场,目睹夕阳下血色战场,不禁百感交集,吟出了他这辈子最悲壮的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作为后人揣测当时毛泽东的情怀,毛当时不仅仅是战场感怀,更多的应是见证了红军终于可以实现战略企图,释怀后的一种悲从中来!鲁迅说过:长歌当哭,那是在痛定了之后的!
毛泽东当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毕竟,这是红军湘江惨败,甚至是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的第一次大胜,毛泽东此时才看到了红军有可能翻盘的希望,此前,在麻木中没有觉得的痛楚此时一起袭来!
后面的事就简述了:三军团又打下了遵义,但也打得惨烈,和彭德怀一起平江起义起家的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于此役牺牲。气得彭德怀大骂张爱萍:猪狗养的,都死光了好!
中央军吴奇伟率两个师来救遵义,被林彪一个斩首行动,端了他忠庄铺的指挥部,险些活捉了吴奇伟。
林彪红一军团不愧为毛泽东一手带出来的嫡系,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决定性的尖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几乎所有决定性的仗,都是一军团打的;一军团要么不出手,出手必能实现战役目标。反观三军团,一个土城战役,前半段是一军团打的,顺利占领土城,后半段青杠坡是三军团打的,勉强算惨胜;林彪打吴奇伟,连骨头带汤,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彭德怀打周浑元,又是没有抓住战机,啃了硬骨头,差点把牙蹦了;后来的打会理城,也没有完成战役目标。
二渡赤水不同于一渡,如果说一渡是被迫,那么二渡则是红军主动为之的。二渡赤水后,红军五天内连取桐梓、娄山关、遵义,不仅重创黔军,还歼灭了中央军吴奇伟93师大部,59师一部,加上击溃的黔军8个团,战果上看,毙伤敌2400多人,俘敌3000余人,取得了34年10月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史称“遵义大捷”。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再次得到公认,3月4号中革军委给毛泽东授职前敌政治委员。
红一军团从吴奇伟部缴枪两千条以上,获轻重机枪数十挺,子弹上万发,炮弹百发,红一军团的武器、给养得到极大的补给,林彪“壮了”。官兵士气达到长征以来的最高点,求战情绪旺盛。
这不,3月10号下午1点,林彪、聂荣臻又瞄到了一个吃肉喝汤的战机,给中革军委发来了求战电,这就引出了毛泽东违反原则的两仗。
你可能也喜欢: 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 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力量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永记我心
四渡赤水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的一个故事。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当时红军所处的军事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民党中央军会同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省的军阀部队总计约40万重兵,利用长江、乌江、赤水河这些天然屏障,企图把我仅有三万多人的红军包围消灭。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的行动把几十万敌兵远抛在后面。随后,红军夺取金沙江渡口,用七条木船从容渡过金沙江,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战略转移计划。
知道红军为何能使敌人追不上吗?因为老百姓的拥护!长征期间,盐是非常贵的,老乡们因没盐吃而饿死了,红军们都有盐,所以身强力壮。有的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两三百克盐都给了老百姓。红军们视百姓如父母呀!再瞧瞧国民党:欺压老百姓,日本鬼子来了,也不消灭小鬼子。他们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还找老百姓要钱,试问蒋介石及其他不抗日的国民党士兵们:“你们还是中国人吗?你们的良心何在?”
同学们,如果你在某件事上受到了挫折,因此而痛哭流涕。那么,我请你们记住: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不久前,爸爸推荐我去阅读《长征的故事》。
他说,只有了解长征背后的细节,我才能更好了解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多么艰苦的长征啊!那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智取遵义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
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历史的英勇足迹”、“向着光明跋涉”和“在路上——我们的长征”。在许多故事中,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讲述了过草地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接受陈赓同志的干粮和马匹。对于陈赓送过来的干粮,他“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拍拍自己鼓鼓的干粮袋”,让陈赓认为自己很好。但陈赓走后,那小鬼已倒在了草地上。陈赓打开他的干粮袋,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根印有牙印的牛膝骨。读到这里,我哭了,小红军真是伟大。
由于时间距离太远,我一直不懂得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对于父母教育我爱惜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也不以为然。读了长征背后的故事,我深受震撼,如果我把浪费的粮食给那个小红军,他就不至于饿死了。现在尽管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生活富足了,可那些生活在偏僻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仍然还有很多人处于温饱线附近。我们要拿出爱心,多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比我还小的孩子,都能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像小红军那样的先辈献出生命换得的啊!作为21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又何尝不能多为别人考虑呢?
长征的故事有许多都是感人肺腑的,不论是有名,还是无名;司令还是士兵……他们的精神都是可贵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也是我永远需要铭记在心的丰碑。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不管是面对困难还是安定,悲伤还是喜庆……我们都应该用真诚和自信去面对,这样才能够关心他人,避免悲剧发生。
读《长征故事代代传》有感
读《长征故事代代传》有感
《长征故事代代传》中那些不畏艰险的红军战士们,用自己那一颗颗爱国的心充分的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长征故事代代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红军战士们二万五千长征的故事。有长征路上的第一仗,抢渡湘江,智取遵义城,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跨过大草地等。
从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翻越夹金山了。大雪山夹金山位于阿坝州的小金县境内。那里有堆积多年的不化冰雪。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没有任何动植物,没有任何食物,只有一望无际的白雪。由于海拔很高,空气稀薄,呼吸很困难。温度也很低。虽然,有无数的红军战士们冻死,饿死,病死,累死。但是,剩下的红军战士们总能以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坚定意志与无情的雪山做斗争。最后,终于凭着这种气概与意志战胜了无情的雪山,翻越了夹金山。
是呀!红军都是钢铁汗,千锤百炼不怕难!红军战士们,你是我的榜样。
对!长征就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只有红军才是英雄好汉;长征就是宣传队,它向全国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的道路;长征就是播种机,它播种了许多种子,在全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