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有感

Posted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读《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有感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读《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有感(1)

2、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有感(2)

3、读《一百个道理》有感(3)

4、读《感恩友情的一百个故事》有感(4)

读《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有感

《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是幽默大侠周锐写的。书中许多小故事,这本书是由第一个故事命名的。每一个故事都有谭旭东老师的评价。

在《一百个美梦和一个噩梦》中,我最喜欢“蜃帆”这个故事。“蜃帆”是忧伤的,是赋有诗意的,更是现实的。

“蜃帆”讲述的是蜃六郎炼珠的故事。作为海贝家族的新一代,蜃六郎和哥哥们一样,肩负着起码的责任,那就是要炼珠,不断炼珠,炼出越来越高级的珠子,这就是海贝家族终生的追求。但是,蜃六郎不喜欢待在贝壳里,七七四十九天都不能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更不能和小鲸女一起去看幻景中的船,去憧憬自己的理想。他是那种不能让父亲心里踏实的孩子。但他却是内心纯净,可爱单纯的孩子。最后,他炼出的珠果然是让父亲很失望的石珠。炼珠,让蜃六郎很受折磨。

在生活中,蜃六郎非常像我们,炼珠就非常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都是喜欢玩耍的,可是有些爸爸妈妈们却让我们死读书,不停地对我们唠叨,给我们很少玩耍的时间。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是为我们好,但是他们很难想到我们的感受。或许他们以为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但是他们错了。他们这样做,我们的成绩虽然也会提高,但会提高的很慢,如果爸爸妈妈会想想我们的感受,换一种对我们的方式,我们成绩一定会提高的很快。

这就是我们小学生的心声,希望爸爸妈妈们会用心倾听我们的心声,我们也会用学习成绩来回报您们!

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有感

读完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感到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实际上是一百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集教育教学于一体,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书中那浅显易懂的语言,一则则生动感人的事例,或长或短,一个个令人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的观念,让你为之折服。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段话让我认识到教育隐藏在最深处的真正的内涵。教育是工作,但应该更是事业,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虽然我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微不足道组成了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教育的成功,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这样的事业难道还不能够使我感到自豪和骄傲吗?有了这样的思想,我想我才会仔细的去发现和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要像尊敬的老前辈们一样,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反复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会使我教有所得,才能尽快的成长。而且会真切的感到教育工作的幸福与快乐。

“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苏霍姆林斯基还在书中说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的读过一二百本书。”当我读到他的这一句话的时候,心里感到十分惭愧,别说是通宵达旦地读一二百本书,就是这几年加起来我读的书可能也不到两百本,可见一个把读书看得这么重要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当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完了他写的《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后,不得不相信这本书能从骨子里改变一个老师的教育观,书中每一条建议都使人回味无穷,你会发现他好象就在你的身旁指导着你的教学。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不断地读书,读书,再读书。以往自己总是把时间花在研究教科书、教参以及练习上,为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以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的那一点点基础知识,有如茫茫宇宙的一粒微尘,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在教学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特别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更应如此。我们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自己也要加强阅读,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读《一百个道理》有感

我最爱看的书是《一百个道理》,它能够让人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可总不觉得厌倦,看了还想再看。

这本书的封面是桔黄色的,非常有趣,上面画着黄牛和狼狗在赌气,公鸡骑在黄牛头上和驴子比赛讲故事呢,一幅非常卡通可笑的场面。

里面的故事可多了,例如《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学习靠自觉,不管再贫穷也要发愤读书,勇于进取,敢于战胜困难。《盲人摸象》让我明白了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不能只根据自己掌握的一点儿看法,就轻易地下结论,只有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本好的书能让人读了更聪明。就像高尔基说的“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看了这本《一百个道理》的书让我学到更深的道理,得到更多的智慧,受到更大的启发。

读《感恩友情的一百个故事》有感

《感恩友情的一百个故事》是一个感恩方面的书,作者用笔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友情,目的是让我们知道朋友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理解、信任和爱。友情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一切,这样,我们就会得到珍贵无比的友情。有人把友情当成了空气,不,他认错了友情使我们纯真的快乐,拥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多的友情。

友谊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朋友其实很难得,儿时一起玩的叫玩伴,真正的朋友是在你困难时出现的朋友。知己好友是雪中的炭,总是在大雪中出现,不,那不是巧合,其实他们的视线从没离开过你。

少年时的朋友是影子。少年时结下的友谊是一个眼神、一个插曲,或是一个感觉,便没有一丝杂念,从此以后是血肉相连,共同成长。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心中最温暖的一角。

朋友是一辈子的事。在社会中越古老的东西就价值连城,但如果有一个朋友能和你走过生命中的一个个阶段,那是一个一生让我们骄傲的事。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