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Posted
篇首语: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星期天,我们班组织了班队活动,来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学习过的地方。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祖居,爸爸跟我说,鲁迅祖居也叫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从正门进入,走过几段曲曲折折的走廊,穿过客厅、书屋便来到百草园,这里就是鲁迅小时候常和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地方,园里有几株百年古树和一口水井。从故居出来,经过一座石拱桥,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小时学习的地方。鲁迅小时候用过的那张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爸爸告诉我,鲁迅小时候有一天,上课迟到了,先生为了惩罚他,用尺子在他的手掌上打了三下,鲁迅为了让自己记住以后不再迟到,于是在书桌上刻下了这个字。鲁迅先生以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个“早”字。
我也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这种爱学习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有用的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书中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它是由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它的题目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对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充满了向往。今年暑假,我通过夏令营活动正真了解了鲁迅先生,也正真了解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跟 着 课 本 游 绍 兴”夏令营活动。在全程的最后一天我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来到三味书屋,只见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面有一个小匾,题“停云小憩”。东西正中挂着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先生行礼的地方。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先生用过的一张桌子。当年鲁迅先生就是在那里学习的。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先生在那里学习时,闰土正在田野里玩耍。他对闰土这种生活方式非常崇拜,非常羡慕。参观了三味书屋,下面就要去参观百草园了。百草园其实是一家菜园子,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
置身园中,我看见这个荒芜的园子,不仅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而且有树木、蔓藤和飞鸟虫兽,是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小时候。鲁迅先生小时候在园子里嬉戏。有时他翻开断砖,按住斑蝥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有时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于是他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有时他还和小伙伴一起提着篮子去摘桑葚,摘满一篮子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坐在高大的皂荚树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间飞逝,正当我还沉浸在联想中的时候,我就要与它们告别了。这次经历将永远烙在我的记忆上,我将永远记住这次经历。这次经历给我的暑期多了一个回忆,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许多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家的书房。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情。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情。
相关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故乡》里其中一篇散文。此篇散文写于1953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正值暑假,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先生回忆起少年往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叙百草...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百草园》是初中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观察、反映生活——景和物)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要求学生懂得观察、反映周围景物的方法...
鲁迅的著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
...四,我看了《诵读经典品味越韵》中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诗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主要讲了:屋主寿镜吾是绍师兴城里有名的塾。他20岁中秀才,在自己家中设馆授徒,以教书为业。他制定学规,从严治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表现出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第一部分写在“我的乐园”百草园中游戏,描写的很详细,那里快乐、有趣,满溢着生机与活力。...
最近,我读了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名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一篇描写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园“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我”的学堂。作者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作者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达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读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仿佛就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鲁迅从纸上跃到了我面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这些都是百草园的真实写照。它们...
...种不同的感受!第一种是:鲁迅认为在“百草园”和在“三味书屋”一样快乐,玩耍有玩耍的乐趣,学习更有学习的乐趣。使人全文感受到了鲁迅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与爱恋。但是,当时的教育是封建的,所以,第二种就是:鲁迅...
...大的皂角树,茂盛的桑葚树。出了“百草园”又来到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打好了基础,经过努力,最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游到这里,我想:我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各种...
最近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是记录鲁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过的最快乐的地方,里面有着紫红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还有着有趣的斑蝥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