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辞

Posted

篇首语:木尺虽短,能量千丈。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读楚辞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读楚辞(1)

读楚辞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相关参考

楚辞座右铭

一、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二、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三、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四、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五、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六、...

座右铭楚辞

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三、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四、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座右铭楚辞

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三、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四、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

杜甫《归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叛已三朝。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注】伐叛: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等。“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化用自《楚辞•招魂》。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难忘的端午节

...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每天读着屈原的《楚辞·卜居》,每天看着屈原的一个个故事,端午节悄然无声地走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别称“女儿节”,听妈妈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每到端午节都要赛龙舟...

马戴《楚江怀古》

...秋。马戴《楚江怀古》注解1、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小乔木。2、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马戴《楚江怀古》韵译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

尘封的秘藏——国学典籍

...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在千百年后依旧震慑着我们的心灵。《楚辞》——浪漫的诗篇这是华夏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传奇人物,千百年时光的流逝让很多曾今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在人们的记忆中消散,但他却在后人的记忆中得到永存—...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荆韵湘语

...淡的多数,宽厚、坚忍。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门槛。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她是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

2013年高考作文预测备考热点素材之一:高山仰止话林庚

...同时,他又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及古典小说等领域,有深刻、系统、独到的见述。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

画卷

...诗经》中在水一方的伊人;翻开历史画卷,去看那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翻开历史画卷,去看那大唐华章仙乐飘飘的美景;翻开历史画卷,去看那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翻开历史画卷,使我们沉醉其中,不知归路!

古诗名句

...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兼听则明,

竞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楚辞·离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著作

...观的闺中少女“帘卷西风”的韵味。唐诗、宋词、汉律、楚辞、元曲……在我眼际幻变交织,文字从甲骨文

许浑《早秋》

...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许浑《早秋》韵译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