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弟子规课
Posted
篇首语:人凭志气,虎凭威势。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上一节弟子规课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上一节弟子规课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本来是品社课,之后变成了校本课,校本课是专门上弟子规的课,由于今天有听课老师来,所以我们早就预习好了。
今天学的是亲仁。上课时,老师让徐程把泛爱众背一下,徐程背的朗朗上口,之后老师又说:“学了泛爱众,你学到了什么或你懂得了什么?”几乎有五个人举手了,我不敢举手,老师让张宝坤回答,张宝坤回答的很好,说的也很长,他说的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懂得了什么啊?是查的?书上的?哎,谁叫他是我们班上最能学,最聪明的孩子呢!
接着,我们开始学亲仁了,一共有四大句,告诉我们: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人很多,品行高尚的人却很少。一个品行真正高尚的人,人们都对他怀有敬畏之心。这样的人,说话直言不讳,不卑不亢,不会刻意去谄媚讨好别人。能够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莫大的好处,自己的品德会一天天长进,过错会一天天减少。如果不肯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对自己就会有莫大的害处,品质恶劣的小人就会乘虚而人,,很多事情就会弄的一团糟。
学了亲仁,我学到了交友要叫品行高尚的人,不能交那些不三不四的人。
我PK胖妞
我在班上是最牛的,有三大弟子:肥刘、孙秃、老任。
肥刘坐在我前面,坐在他旁边是胖妞,班上……嗯,比较肥的。下课了,我靠在椅背上休息,只见前面肥刘和胖妞在掰手腕,“咣叽”一声,肥刘的手像被吸住一样,牢牢粘在课桌上!肥刘更重量级,掰不过他?!只见胖妞一声“切!就这点本领?”老实的肥刘像犯错一样低着头,一声不吭!恼火!竟将我的“首席大弟子”耍弄!看师父为你讨回公道!“呀呵!”我手往桌子上一拍,“拔凳而起”!,准备脚一抬,往上一踩,一个孙悟空的登场照型,又一想,太烂了吧?换一个!可脚已经抬起来了,干脆,顺势一脚把凳子踹倒,“咣”一声,把自己吓一大蹦!
以为这个架势能把她震趴下,扭头一看,吓!她想看呆瓜一样看着我,我吼到:“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啊?(旁边传来打雷一般的呕吐声)我要跟你一决高下!跟我掰手腕,你还是嫩兔子!”“掰就掰!”胖妞说。“哪只手?”我问道,她瞄了瞄我骨折刚拆石膏的那只左手,“左手?……不行,右手吧?”我哀求道。胖妞似乎答应了,轻蔑地向我勾了勾手指,“上!小样儿,准把你整趴下!”我在心里说。
围观的人太多了,输了我可就丢大人了!要不“一战成名”,要不“遗臭万年”!压力!压力呀!“呀!”开始了!!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她的手太……太有劲了!拼了!我龇着牙,发动了“总攻”!呵!半点压不下去呀!再看胖妞的表情,虽然脸上有几分是吃力的,但“纹丝不动“呀!我在心里忍不住想起老爸老妈经常看的韩剧――《加油!金顺!》,于是心里给自己打气:“加油!老赵!加油!老赵!”围观的同学划分为两类,一类当然支持我,另一类是支持胖妞的,叫的声音一次比一次高。又一次!用力!吃奶的力!!爆发力!!!还……是……压不下去!彻底的完了!既然赢不了,拖时间,我拖,拖到上课!上课就平了!……上课,终于到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上课竟是那么美妙!
手酸痛!沉重!抬不起来,字也写不了了,习题做不完,老师……我冤啊!
名著
历史上有许多名著,如《史记》《论语》《孙子兵法》《孟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史记》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1974年6月7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歧、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注本主要有东汉人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人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典启蒙老师是李老师,她的皮肤白里透红,鹅蛋脸上常常洋溢着微笑,衣着虽不流行,却给人一种亲切感。
每到星期二班会课时,李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学习《弟子规》,老师总是先带我们读一小节《弟子规》,然后讲解意思,有时还根据内容设计情节,请同学表演,让我们更明白意思,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玩,玩着玩着,有两个同学就争吵起来,我也跟着乱起哄,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把我们叫到办公室。我抬头一看到李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时,便知道自己错了。李老师问:“你们背《弟子规》干嘛?”我们谁也没说话。接着老师说:“把昨天学的《弟子规》背一遍。”我们轻声背到:“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老师问:“知道错哪里了吗?”我们轻声回答:“知道了”。老师就这样循循善诱,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喜欢李老师。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