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tags:

悖名词解释:中国逻辑思想史范畴。指命题本身包含矛盾,或命题之间互相矛盾,或言说与行为之间彼此冲突。《墨子·经下》名词解释:“‘以言为尽誖(同悖)’,说在其言。”《经说下》名词解释:“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言为尽誖。”言,命题;誖,作“假”义。若立论“以言为尽誖”为真(不假),“尽誖”之中便有“不誖”在,则立论自身矛盾而不能成立。《经下》还有“非诽者,誖。说在弗非”的分析,亦同此理。后期墨家所批评的“言尽为誖”论和“非诽”论,是一种“自语相违”,即命题本身包含逻辑矛盾的错误。《公孙龙子·迹府》名词解释:“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公孙龙所谓之“悖”,是针对孔穿对同类命题作出了两个相互矛盾(一“是”一“非”)的判断。《吕氏春秋·荡兵》名词解释:“今世之偃兵疾说者,终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强,谈虽辨,文学虽博,犹不见听。”此所谓“悖”,则指极力鼓吹废除战争的人,终身用兵,却不知自己言行不一致,彼此冲突。

知识大全 明朝时期朝鲜是郡王级别

明朝时期朝鲜是郡王级别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于是方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