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相关tags:
仁名词解释: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说文》名词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始见于春秋时期,“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一》),“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仁不怨君”(《国语·晋语二》);“参和为仁”(《左传·襄公七年》),“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具有孝父、忠君、惠民、爱人等义。孔子“贵仁”,提出一个以“仁”为核心,仁礼结合的政治、伦理学说。“仁”既是指人们内在的心理意识,又是指人所行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仁”以爱人为基本规定,“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成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以孝父敬兄为先,又扩大为“泛爱众”,爱父兄以外的氏族其他成员。其具体德目另有忠、信、恭、宽、敏、惠、智、勇等。认为“爱人”重在“惠民”,“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又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爱人”应以“礼”为节度,要符合宗法等级制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倡导仁、礼互补,文质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并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上)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后孟子作了发挥。明言名词解释:“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施仁政于民”(《孟子·梁惠王上》)。将仁的伦理发展成以仁政治民。又把仁与义相统一,“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主张“居仁由义”,“不偏爱人”,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并提出“仁”是“仁心”,即“不忍人之心”,是人人所“固有”的天赋德性,从人性论角度论证“仁”的来源。进而断言名词解释:“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强调由“仁心”以行仁政。墨家提出名词解释:“仁,体爱也”(《墨子·经上》),人己一体,爱人如同爱己。并主张“仁而无利爱”(《墨子·大取》),爱人不能出于利己的考虑。但必须以利人为目的,“孝,利亲也。”(《墨子·经上》)反对“有爱而无利”,体现了功利主义的特点。东汉末《太平经》认为名词解释:“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认为“不助君子周穷救急,为天地之间大不仁人”(《太平经》卷六十七)。反映了劳动人民平等互助的美德。孔、孟的“仁”,是封建社会正统伦理思想的中心观念,对后世儒家影响极大。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类”的神学宇宙观将“仁”神圣化,“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主张名词解释:“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对策》)强调承天意以行仁政是君王权威的根本。又认为“爱人”,就是要求“平易和理而无争也。如此者,谓之仁”(《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唐韩愈“攘斥佛老”,把仁义视为圣人相传的“道统”。指出“博爱之谓仁”(《原道》)的新解,主张“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原人》)。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主张“爱必兼爱”(《正蒙·诚明》),不仅爱一切人,而且要使“物被常爱”。但又提倡“爱自亲始”(《横渠易说·上经》),认为“夷子谓‘爱无差等’,非也”(《语录》)。仍未摆脱宗法等级制的束缚。北宋二程区别“仁”与“爱”名词解释:“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遗书》卷十八)“仁”包括义、礼、智、信诸德,是“全体”。又认为“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遗书》卷四)。南宋朱熹进而提出“仁包五常”(《论语或问》卷十五),突出“仁”在“五常”中的地位。其所谓“天理”,即以“仁”为核心内容,并以此作为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和三纲五常之本体,把“仁”升华为宇宙道德本体论的高度。南宋陆九渊和明王守仁则据“心即理”之说,以为“仁”、“心”合一。王守仁说名词解释:“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不可外心以求仁。”(《答顾东桥书》)在形式上与程朱有别。顾炎武视“仁”为“天下兴亡”之责任,提出“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病起与蓟门当事书》),发挥了“仁”的积极一面。近代康有为、谭嗣同皆以“爱力”释仁,康有为说名词解释:“仁从二人,人相偶,有吸引之意,即爱力也。”(《中庸注》)谭嗣同又以“通”释之,称“仁以通为第一义”,认为“通之象为平等”(《仁学》)。赋予“仁”以近代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新义。反映了维新派的改良主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