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相关tags:
义名词解释:中国伦理思想史范畴。指通过内心的自我调节使思想行为符合一定准则。《中庸》名词解释:“义者,宜也。”《说文》名词解释:“宜,所安也。”与“不义”对举,具有“善”的价值,又常与礼、仁联用。春秋时周内史兴说名词解释:“行礼不疚,义也。”(《国语·周语上》)称行事适宜于礼为“义”。儒家作了发展。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以“义”为君子立身之本,又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孟子称名词解释:“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敬长,义也。”“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以“义”为“人之正路”(《孟子·离娄上》),及内心固有的道德原则。又倡导“舍身而取义”。荀子说名词解释:“行义以礼,然后义也。”(《荀子·大略》)“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则修告导宽容之义”(荀子·非十二子》),是则“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荀子·大略》)。在具体形式上表现为忠、孝、悌、敬等道德要求。主张“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重死持义而不挠”(《荀子·荣辱》)。汉儒董仲舒强调“义者,心之养也”(《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认为“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矣”(同上)。提倡人生应以“行义”为价值方针。宋理学家认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义”又规定为“天理之所宜”(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墨家以利人、利天下解释“义”,称名词解释:“义,志以天下为芳,而能能利之,不必用。”(《墨子·经上》)肯定“义”为“天下之良宝”(《耕柱》),强调名词解释:“万事莫贵于义。”法家“唯法为治”,视“法”为臣民行为的唯一准则,以“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为“人主之公义”(《韩非子·饰邪》)。把“义”视为行为之所宜、之所“当然”,以“为义”、“行义”为行为价值的评价标准,“义”又往往与“利”对举,形成“义利之辨”,成为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