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
相关tags:
德治名词解释:一种政治伦理思想和治国之道。历史上由中国儒家提出和倡导。滥觞于西周初周公(旦)提出的“敬德保民”。春秋末孔子明确提出名词解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又说名词解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认为“德治”优于“法(刑)治”。后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概括为名词解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德治”是基于“民本”而实现“邦宁”的关键。孟子提出名词解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认为得天下在于“得民”,得民在于“得其心”;而要得民心,就应施“仁政”德治。其内涵包括“德政”和“德教”两个层面。“德政”又含“君德”和“政德”。孔子强调君本人要“其身正”,以为民的道德表率。“政者,正也。”(《论语·颜渊》)“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政德”指国家的政治、政策要有利于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如“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所谓“德教”,就是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孔子主张富而教之,反对“不教而诛”。孟子主张在保障民众“不饥不寒”的前提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从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秦亡以后,儒家进一步认识到德教的特殊功能,认为治国当“以仁义为巢”、“教化”为务。董仲舒把教化譬喻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堤防”,指出名词解释:“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也,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举贤良对策》)儒家视“以德治国”(德治)为“圣人之治”,把“德治”的实现寄托于德、位一体的“圣王”(“内圣外王”),即依赖于“人治”政体。这样,“以德治国”即成为“人治”的德治,在现实政治中就成为君主专制的一种治术,因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江泽民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之道。参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