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刑

相关tags:

刖刑名词解释:断足的肉刑。为中国古代早期五刑之一,重于劓刑,轻于宫刑。亦称“剕”,或称“膑”。一说刖为割掉脚筋,剕为断去足趾,膑为切去髌骨。或言剕为膑刑或髌刑,刖为断足。清人段玉裁认为古文《尚书》剕字,今文《尚书》作膑,都是断足的刑罚。清人沈家本考证认为,周以前称膑,周改膑为刖,周穆王又改称剕。刖刑起源于夏代,据《殷墟书契前编(续)》中考据,殷代有字,象征以锯断去一人的足,即刖刑。《国语·鲁语》载名词解释:“中刑用刀锯。”韦昭注名词解释:“割劓用刀,断截用锯。”又《汉书·刑法志》颜师占注引韦昭曰名词解释:“锯,刖刑也。”《说文·耳部》“聅”字引《司马法》曰名词解释:“中罪刖。”
刖刑在春秋战国时普遍施行,文献中有很多记载。齐国由于受刖刑者多,曾出现“履贱踊贵”的现象。踊即义足(假脚)。楚国有和氏得玉璞,楚王以为诳,先刖其左足,又刖其右足,和氏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左右趾。《秦简·法律答问》名词解释:“五人盗,臧(赃)一钱以上,斩左止(趾),有(又)黥以为城旦。”汉初沿秦制,有斩左右趾,斩右趾较斩左趾为重。汉文帝废除肉刑,改斩左趾为笞五百,斩右趾“巳论命复有笞罪者”,皆云弃市。至汉景帝时,又下令应弃市的犯人,如愿意刖右趾,可以听许。汉武帝时开始用釱(di)左趾代替斩左趾。《史记·平准书》名词解释:“釱左趾”裴骃集解引韦昭注名词解释:“釱以铁为之,著左趾以代刖也。”东汉时斩右趾弃市之律也已废而不用。自魏晋以下,律典中无刖刑之规定,但间或亦有实行刖刑者。如南宋有刖刑,有称斩右趾、踝胫、断脚筋。唐初一度以断右趾作为减死罪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