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相关tags:
柯尔克孜族_名词解释: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十一万三千九百多人
(1982 年)。绝大部分分布在新疆西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新疆各地,另有数百人散居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以阿拉伯文为基础的文字,解放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也兼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其含义是“四十个部落”,也有解释为“草原人”的意思。柯尔克孜族的先民最初居住在我国北方叶尼塞河上游,从事游牧业。元代至明代主要活动地区逐渐南迁到天山地区,以后又有一部分迁往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清朝有一少部分被政府迫迁去东北。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区处在我国西北边境的帕米尔高原上,发源于帕米尔的克孜勒河滋润着这里宽阔的草原。因此长期以来柯尔克孜族人民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部门,部分兼营农业,狩猎是主要的副业。手工业也都是畜产品的加工工业。如制作马具、织毯、擀毡,纺毛线等。物质生活与畜牧业密切相关,以吃牛、羊、马、骆驼肉为主要食物,多饮用羊奶、酸奶等。柯尔克孜族能歌善舞,并善长赛马,摔跤,马上打靶等体育活动。解放后于 1954 年实行了民族自治,建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经过废除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文教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