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
相关tags:
盔甲名词解释:古代军人护身的防御性装备。
甲,秦汉以后称铠,用以护体。铠甲:上有披膊、护腋,用来保护肩臂和两腋;中有身甲,当胸为胸甲,当背为背甲;身甲以下系膝裙、鹘尾,用来保护腰股,胫部缚吊腿。盔,首铠,秦汉以前称胄,秦汉以后称兜鍪。盔呈圆帽形,后部及两侧下垂,护耳部及后脑,下系顿项,护颈部。
古史传说:甲的发明者,一说为蚩尤;一说为少康之子杼。原始的甲胄,多用竹木藤革制成。商周,甲以革制为主,铜制为辅;胄以铜制为主,革制为辅。殷商早期皮甲,多用整牛皮革制成,后发展为用多片皮革合缀而成。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盔甲;至西汉,铁制“玄甲”、“兜鍪”日臻完善,成为主要的护身装备,皮甲退居次要地位,但未绝迹。东汉铁铠质量进一步提高。两晋,军队主要装备胸背联缀,肩部有短袖的“筩袖铠”。南北朝时期,盛行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扣联的“两当铠”。
北朝后期,带有金属圆护的“明光铠”开始流行,到隋朝,逐渐取代了“两当铠”。唐代盔甲,种类增多,但仍以“明光铠”为主,同时,普通士兵普遍装备了“步人甲”。宋代盔甲更加完善,种类繁多。
元承宋制。
明初出现棉制铠甲。宋元以后,火器兴起,古代盔甲已不能抵御枪炮弹片的侵袭,所以盔甲日衰,到清中叶,逐渐成为校阅的装饰品,太平天国战争时,盔甲就完全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