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

相关tags:

卫所名词解释:明代军队编制单位。
《明史·兵志》称:“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初定卫所之制:“度地要害,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一般卫之下设5个千户所,千户所之下设10个百户所。
5600人为1卫,长官是指挥使;1120人为一千户所,长官是千户;112人为百户所,长官是百户。
百户之下又设2总旗、10小旗,每总旗领5小旗,每小旗辖军士10人。除皇帝的亲军“上直卫”外,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即都司),统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
据《明史·兵志》所记,“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五,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余年,多所增改。其后措置不一”。
在明代前期,卫所军士皆世袭,军籍隶都督府。至嘉靖年间,始以募兵制代替世袭制。

明朝卫所是怎么招兵的

明朝卫所是怎么招兵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了稳固明朝的统治,他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大都督府,掌全国军队,赋予统兵、调兵之权。洪武十三年,因大都督府的权势过大,朱

明朝卫所戍卒的待遇有多好

对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大明王朝1566》或者《戚继光》的人都会发现,明军在打仗的时候家属是跟随军士的,虽然不是一起行动,但也是在同一地区。比如倭寇围新河时,新

明朝的卫所制度为何会走向衰落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从1366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到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而亡,明朝宣告覆灭,前后经历了两百七十余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长寿”的王朝。明朝之所以

明初胶东卫所军户移民及其后代的群体称呼

在胶东半岛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很多人凭家谱或祖辈口头相传,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但对于「”小云南”具体指向何处,学术界和民间却众说纷纭,有的说在山西,有的说在胶东,还有的说在云南,莫衷一是。但小云南

世兵制与募兵制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根据汉代的屯田制、唐代的府兵制、宋代的更戌法和元代的职官制制定出了新的卫所制。卫所制的核心是寓兵于农、耕战结合,目的是在尽量压缩国防开支的情况下,既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又不

明朝的将领为何需要靠家丁打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兵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代中后期,大明王朝赖以倚重的卫所制度逐渐衰落,因此将领不得不依靠募兵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这带动了家丁制的兴起。卫所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军事制度,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

明朝军屯还原由于卫所制度崩坏,边境卫所的特殊社会生态是内地人所不理解的。范文程家族同时还存在很复杂难辨的家族史背景,因此对其反明动机不能简单化处理。范氏是著名望族,但范文程在明清易代之际发挥了极其重要

明代巡抚制度详细介绍

明代的省级制度有过两次重大变化:明初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卫所,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都、布、按并立的体制;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驻的巡抚,逐步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衙门成为新的省级权力机构。

能打 ”万历三大征”,为何之前一见倭寇就拉稀

嘉靖大倭乱,大明的东南沿海被倭寇搅得一塌糊涂,这个问题说起来还真是尴尬。要知道,日后万历三大征,明军在朝鲜战场打日本一帮「”战国名将”都行,为啥打倭寇就不行了呢?这就得从卫所制度说起来了。当年太祖爷朱

明军有骁勇善战家丁数万,为何还打不过后金

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原有的卫所制度已经崩溃。明朝边将们纷纷自行招募勇士,以抵御强敌。这些精锐士兵,在明史中称呼各异,所谓「”苍头”、「”亲丁”、「”选锋”、「”死士”,不一而足。但最普遍、其最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