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

相关tags:

郑国名词解释:战国末水利家。原为韩国水工,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一说十年,受韩国命赴秦,游说秦王修水利,企图消耗其国力,以延缓对韩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他的建议,由他主持开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灌溉渠道,长达三百余里,灌田四万余顷。工程进行中,秦王发觉了这一意图,准备杀害他,他说开渠对秦是万世之利,秦王决定继续施工。渠成后,在盐碱性的土地上引灌含沙量多、肥效丰富的泾水,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于是关中无凶年,秦得以富强,遂能兼并各诸侯国。该渠亦命名“郑国渠”。

秦人兴建郑国渠

秦人兴建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

秦人兴建郑国渠

秦人兴建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

郑州市(Zhengzho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6°,北纬34.7°,在河南省中北部。春秋为郑国地,郑国最初在今陕西的华县。据《中州杂俎》:“郑,町也”,町,意为“地形平坦”。华县位于渭河平原,所以称为“郑”。北周在荥阳县汜水镇置郑

郑州市(Zhengzho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6°,北纬34.7°,在河南省中北部。春秋为郑国地,郑国最初在今陕西的华县。据《中州杂俎》:“郑,町也”,町,意为“地形平坦”。华县位于渭河平原,所以称为“郑”。北周在荥阳县汜水镇置郑

新郑市(Xinzhe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7°,北纬34.4°,在河南省中北部,郑州市南侧。新郑,春秋为郑国都城。郑原为邑名,在今陕西华县,是周宣王弟郑桓公的食邑。东周初年,郑松公的儿子武公迁居黄河、颖水之间,因为这里是郑国的

新郑市(Xinzhe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7°,北纬34.4°,在河南省中北部,郑州市南侧。新郑,春秋为郑国都城。郑原为邑名,在今陕西华县,是周宣王弟郑桓公的食邑。东周初年,郑松公的儿子武公迁居黄河、颖水之间,因为这里是郑国的

开封名称的由来

在历史上开封曾为7个正统王朝的国都,因此号称“七朝古都”。此外,又为5个政权的都城,所以又有“十二朝都会”之说。  开封一带是我国开发比较早的一个地区。春秋时,在郑国东北边境,即今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

开封名称的由来

在历史上开封曾为7个正统王朝的国都,因此号称“七朝古都”。此外,又为5个政权的都城,所以又有“十二朝都会”之说。  开封一带是我国开发比较早的一个地区。春秋时,在郑国东北边境,即今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

三原的历史沿革

秦汉以来,三原长期为京畿之地,因受郑国渠、汉白渠灌溉之益,民殷物阜,被誉为“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壮县。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之美誉。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南距西安、西

三原的历史沿革

秦汉以来,三原长期为京畿之地,因受郑国渠、汉白渠灌溉之益,民殷物阜,被誉为“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壮县。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之美誉。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南距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