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
相关tags:
[拼音]:TaiwanSheng[外文]:TaiwanSheng位于我国东南海上。省境由大小86座海岛组成(包括台湾岛及其近邻14座属岛,澎湖列岛64座岛屿及钓鱼岛列岛7座岛屿)。主岛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广东两省遥对。西北部与大陆海岸最近处距离约140公里,东北距琉球群岛冲绳岛约600公里,南距菲律宾吕宋岛约350公里。全省面积约3.599万平方公里(1979年起包括海埔新生地近38.85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不包括属岛及海埔地,见台湾岛)为3.5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澎湖列岛面积127平方公里。除台湾岛外,以澎湖岛面积最大,约64.24平方公里;次为兰屿、渔翁岛(18.20平方公里)、绿岛、白沙岛(14.11平方公里),其余各岛面积皆在10平方公里以下,大多不足1平方公里,并多为无居民的岩岛。在全国各省区中,台湾省土地面积虽小(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38%),但台湾诸岛分布水域范围甚广。省境四至点:南起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北至北纬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岸);西起东经119°18′03″(澎湖县花屿最西岸),东至东经124°34′30″(宜兰县赤尾屿最东岸)。海域所至,兼及东海、南海和太平洋,并因位处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扼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要冲,在中国及东亚海疆形势上至为重要。台湾省目前辖2“院”辖市(台北市、高雄市)、5省辖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新竹市、嘉义市和16县。在全省各县中,以花莲县面积最大,占总面积12.9%,南投县和台东县次之。而澎湖县最小,仅占总面积的0.35%。1990年全省人口2039.7388万。自然条件台湾自然条件的显著特点是:(1)山地广,高差大;(2)高温、多雨、台风频繁;(3)生物资源丰富。地质与地貌台湾与其南北邻诸岛弧同属环太平洋新褶皱带。经古生代晚期开始生成的台湾地槽,几经演进,复经中新世海水升降和上新世造山运动而进入岛弧形成阶段,地槽时代基本结束。但在更新世剧烈上升运动之后,继续发生间歇性隆起,并由于东西侧压作用,岛上南北走向山脉更形高耸。以中央山脉为主轴的台湾山地,其本身就显示岛弧的特点。台湾省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低平地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旧测3950米),为台湾和中国东部最高点。全岛山系纵贯南北,主脊中央山脉位置偏东,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复背斜构造,自东而西包括4条大致并行的脉络,即:中央山脉及其东侧以大断层和纵谷分隔的海岸山脉(亦称台东山脉);中央山脉西侧为南北遥相联接的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及其西邻的阿里山脉。后者外侧为丘陵或台地连接的山麓地带。再西,低降为向台湾海峡延展的宽狭不一的冲积平原。台湾岛东部海岸山脉前缘大部分为急降于太平洋的陡崖深海。台湾全省平原主要分布于本岛西部,农业利用条件比较优越,为省内重要农耕区。以中央山脉脊线为东、西分水界,西面的平原、盆地依次有:兰阳溪下游的宜兰平原,淡水河下游的台北盆地,凤山溪和头前溪下游的新竹平原,乌溪(大肚溪)流域的台中盆地和彰化平原,浊水溪下游的大冲积扇及自浊水溪以南经曾文溪等至高屏溪一带的冲积平原──包括嘉南平原、高雄平原(亦合称为台南平原)和屏东平原,南北延续在200公里以上。在浊水溪下游,东西宽约40公里的地带为全省最重要的平原区和耕地分布区。本岛东部,在宜兰平原以南,越过大海崖区则分别为花莲平原和台东平原及其间狭长的纵谷地带,南北延续约180公里,其平地规模和耕作利用条件均较西部滨海平原逊色。台湾属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震带组成部分,新构造运动强烈,多火山、温泉和地震。气候与水文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加之终年受黑潮的影响,气候属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型。年均温约20~25℃。因地近大陆,冬季大陆寒潮消长,对本岛西北部及西中部地区气候有所影响。此外,因地势高峻,气温垂直变化大。例如台南1月均温约17℃,玉山(测站3850米)不足1℃,极端低温达-12℃。台湾是我国多雨地区之一。本岛年均降水可达2400多毫米,东北部与西南部的雨量季节分配不同,北部全年雨量和雨日均多,山区及东北部尤甚。基隆和宜兰地区年雨量多至3000~5000毫米,年雨日超过200天,历年平均,年中各月雨量皆不少于100毫米,9与10月超过400毫米。皆因东北季风为本区主要雨源,而当台风季节(6~10月),台风于此登陆或在附近频繁过境,影响所及,雨量更高。基隆丘陵区迎风坡雨量特大,如火烧寮(380米)年均降水量6576毫米,最高(1912年)达8408毫米。若干地点24小时内竟可降水1000毫米以上。如阿里山1164毫米(1940年8月30日);高雄枯瓦罗斯1127毫米(1934年7月19日),皆为世界罕有的雨日记录。东北季风期间,本岛西中部滨海区为雨影区;西南季风盛行时,亦因地势低平,降雨条件不如山麓地带,故年雨量最少,仅1000毫米左右。如高雄为1770毫米(1977年曾达2794毫米),雨量多集中于5~9月西南季风盛行时,尤以6~8月台风雨的影响为甚。但西南部的雨量年变率大,如台南为1773毫米,1980年仅530.7毫米,约为年均值的30%。台湾山地高寒,且多雨雪,年降水超过5000毫米的多雨中心不下五六处。冬季,3500米以上高坡常有积雪。北部的雪山山脉和中央山脉北段,中部的玉山及其附近群峰,皆以深冬积雪著名。台湾河网密集,河谷深邃,流程短,河床比降大。下游地区,尤其西南平原,河川的自然蓄水力弱,以致秋冬间常呈涓涓细流,灌溉之利亦大减。台湾自然河川长度均在200公里以下(最长的浊水溪仅约186公里),长逾50公里者约20条,皆在台湾本岛。自大分水岭西及南流入海者占4/5,东流入海者占1/5。流域面积超过2500平方公里的淡水河、浊水溪及高屏溪皆入台湾海峡。部分河川因集水情况较好,水源丰富,水资源潜力较大,在灌溉、发电及其他各种用水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省水力发电事业发展较早,农业灌溉系统建设规模较大(如嘉南大圳、桃园大圳等),与上述自然因素密切关系。植被与土壤台湾自然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逾4000余种,最著名的林木有扁柏、红桧、黄桧、铁杉、香杉、樟树等,其中尤以红桧林为著,是世界红桧林四大分布地区之一。台湾本岛北部天然植被属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成分有无柄米槠、青钩栲、厚壳桂、榕树、樟树、台湾黄杞等。具有一定的雨林特征,有大型草本植物、木质藤本、附生蕨类、兰科和苔藓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丘陵、低山。热带雨林只分布于本岛南端的高雄、恒春及台东一带,主要有台湾肉豆蔻、白翅子树、长叶桂木等。省境山地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布现象显著,大致海拔500~2000米为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针叶林;2000~3000米为落叶阔叶树、常绿阔叶树、针叶树混交林;3000~36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3600~3950米为含常绿灌木的亚高山灌丛和亚高山草甸。本省土壤主要为砖红壤性红壤,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从丘陵、低山地区向上的山地土壤,依次有黄壤、黄棕壤、灰棕壤、草甸土等。矿产资源全省矿产资源以煤为首,主要分布自基隆市、台北至桃园、新竹、苗栗等县的山麓丘陵区,以基隆市及台北县的瑞芳矿区最为重要。全省可采的煤藏量仍有3亿多吨,但煤产量不足200万吨。台湾含油地层在西部山麓带及其迤西冲积平原下层深处已有所发现,储油构造可能延续至海峡地区及其南、北近邻海域底部。金属矿主要分布于本岛北部,瑞芳东邻的金瓜石为台湾主要金铜银矿区。本省至今尚未发现有经济价值的铁矿。铝矾土矿在大屯山区近年也有所发现。非金属矿以硫磺和石棉为重要。前者主要分布于大屯山一带,是中国天然硫磺蕴藏最富的地区之一。后者则分布于花莲港的丰田附近,在凤林附近的中央山脉东侧也有优良的矿床。此外,高雄市郊、新竹县竹东、宜兰县苏澳等地,皆有大量优质水泥原料石灰石,中央山脉东部则以产大理石和白云石等著名。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台湾省隶属于南亚热带、热带台湾岛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区。包括5亚区:北部亚热带丘陵、平原亚区包括曾文溪以北的广大地域。亚区内有台湾省最大的平原,发育草甸土,为水稻、甘蔗产区,并有木棉、榕树、龙眼、乌桕等树木。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域,天然植被极少保存。中部亚热带山地亚区植被、土壤垂直分异明显,为台湾最重要的林区,有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大雪山等四大林场。南部热带丘陵平原亚区原始热带雨林在少数山麓及河岸斜波尚有残存,其结构特征接近于菲律宾群岛。东部热带海岸亚区气候、植被、土壤均同于前亚区,但大陆冷气团影响甚微弱。澎湖列岛亚区多为玄武岩、溶岩蚀余台地。雨少、风烈、土瘠,植被难于成活,亦无高大乔木,仅人工培育的榕树,枝繁叶茂、根柱林立。发展简史台湾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据历史文献记载,《禹贡》谓之“岛夷”,《汉书》称之为“东鳀”。隋以前称“夷洲”。隋、唐以后至宋、元,以“流求”或“溜求”称台湾。明代官书则以“大琉球”名冲绳岛上的琉球王国,以“小琉球”别称台湾。明万历年间正式始名台湾。早在2000多年前祖国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之间已开始建立了联系。秦汉以来,与祖国大陆的交往亦频见于史传。三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卫温、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航海到此,有吴人沈瑩所著《临海水土志》记“夷洲”地理和风土人情可作征信。魏晋以后,关于大陆与台澎地区之间的联系,以《隋书》的《流求国传》所记为最详。隋唐以后,关系更为密切,大陆沿海人民逐步开始渡海赴台垦荒,从事农业开发等。12世纪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时,澎湖、台湾开始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地位日渐重要。13世纪中叶,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明代以来,台湾、澎湖已是中国海防要地,与大陆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漳、泉一带人民开始较大规模地迁往台湾从事开发事业,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明天启四年(1624)和六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明末(1662),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驱逐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同年5月末,宣布在台湾建立东都承天府和天兴、万年2县,以当时的安平为中心,分管北路和南路,并于海峡重镇澎湖设安抚司。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置台湾府,隶福建省,治所在台湾县(今台南市)。府下分设台湾、凤山、诸罗3县和澎湖、新港、下淡水3巡检司,于鹿耳门(今台南市郊)设海防同知,规定鹿耳门为台湾的进出口,与厦门对渡。初期,虽有不许携眷渡台和广东潮、惠等地移民往来台湾之禁,但自台湾在建置上归于统一之后,大陆人民渡海至台从事垦殖和商贾活动日增,且台、澎口岸已日益成为中国扩大与海外各地通商贸易场所,台湾人口和经济发展加速,随之外国侵略势力对台湾的凯觎亦日甚。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起,法舰侵台,翌年,中法战役结束,侵台法军撤离基隆、澎湖。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改建行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1886年实施“新政”,建设铁路和港口,开采煤等矿藏,兴办军械、机器局和火药局等,台湾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光绪十三年(1887)起,将原台湾府划分为台南、台湾、台北3府,共辖11县、6厅及1直隶州。初定在彰化县分设的台湾县桥孜图地方建立省城(今台中市南区)。光绪二十年(1894)省会改设台北府(今台北市)。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日本侵占。此后,在日本的掠夺和控制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庭工业和手工业遭破坏,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台湾经济成为典型的殖民地经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归还中国。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退到台湾,造成了人为的分割局面,使台湾至今仍未能与祖国大陆重归统一。人口与民族人口1990年12月底,全省人口统计为2039.7388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64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由于各地开发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全省人口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台湾本岛约集中了全省99%以上的人口,尤以北起基隆、台北等市县,南至西南平原各地人口最为密集,而东部各地人口则较少,中部山区更是地广人稀。全省海拔500米以上地区约占总面积的45%,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均在20人以下。台湾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历来较高,1951~1965年台湾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在30‰以上,此后开始逐步下降,70年代以来已徘徊于20‰左右。全省人口过分集中于城市。在1952~1982年的30年间,台湾人口增加1.3倍,而台北、高雄、基隆、台中、台南、新竹、嘉义7市人口却增加2.6倍。1986年底,上述7市人口合计为614.72多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31.6%左右。如包括城镇人口则远超过此数。人口较多的城市均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台北是全省最大城市,1990年人口达265万余人。高雄次之,有130万余人。其他超过60万人的有台中和台南2市。基隆市为34万,新竹市31万,嘉义市25万多。民族台湾民族主要有汉族和高山族。汉族主要是明、清以来来自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前者以漳、泉旧属各县居多,故以闽南音──厦门话为代表;后者则以旧潮、惠、嘉应等州尤以旧嘉应州属县为主,故多操客家方言,部分为与闽南音相近的潮州方言。目前,汉族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98%,绝大多数分布于台湾沿海平原地区,特别是以城市更为集中。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系最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多分布在台湾本岛中部和东部山区及东南的兰屿上,生产以农业为主,狩猎、捕鱼为副。高山族除平埔族外,大体可分为:(1)泰雅族,分布于北部山地为主。(2)赛夏族,分布于新竹、苗栗2县山区。(3)布农族,多分布于中央山地。(4)曹族,在玉山西麓。(5)鲁凯族,在南部山地。(6)排湾族,广布于南部山地。(7)卑南族,主要分布于台东县境内。(8)阿美族,主要分布于台东纵谷及海岸山脉的东侧。(9)雅美族,以聚居于兰屿为主。上述各族人数,多者一二万至三四万人,少者二三千人。其村社分布地域,除阿美族和雅美族多在平地外,大都在山区河谷中上游谷坡阶地上,最高处达海拔一二千米。各族语言和风俗各不相同。平埔族又可区别为:(1)西拉雅族,主要分布于西南平原或山麓带。(2)洪雅族,在台中、台南的近山麓平地。(3)巴布萨族,在乌溪与浊水溪流域间。(4)拍宰海族,在以台中平原为中心的地区。(5)拍瀑拉族,在乌溪至清水一带海岸平原。(6)道卡斯族,在台中县大甲至新竹沿海。(7)凯达格兰族,分布于台北盆地至基隆、淡水、桃园等地。(8)卡瓦兰族,在宜兰平原。以上平埔各族,定居平地年代已久,风俗和语言等受汉族影响较大。经济概况从1945年抗战胜利至1949年,因战争破坏和战后失调,台湾经济发展停步不前或大幅度倒退。1950年后,由于台湾当局接收日本在台大量资本和企业及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在外国垄断资本的扶植和控制下,台湾经济逐步发展。自60年代中期起,逐渐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加工出口经济体系,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7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了电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重化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中,大部分为纺织、食品、合板、塑胶制品、手工艺品和一些家用电器,对西方世界有很大的依赖性。农业长期以来,台湾农业一直沿袭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形态。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才逐步转变为种植、畜牧、渔业和林业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由水稻、甘蔗为主的种植业逐步转变为粮食、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相结合的多种种植业;并由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的农业转变为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农业。(1)种植业。在台湾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土地资源有限,平地宜农面积约95万公顷,其中可耕地仅约61万多公顷(内水田约50万公顷);山坡地约97万多公顷,可耕地约46万公顷(内旱田占38万多公顷)。平地与山坡地可耕地合计约为107万多公顷。近年全省农耕地约90万公顷左右,垦殖指数达24.7%,是中国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重要,园艺作物以水果和蔬菜两类为主。多种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稻米主要产于台湾岛西部平原,基本上可自给供省内食用。稻米年产量多在200多万吨以上,但因大量美国谷物(包括麦类、玉米、大豆等)进口,使稻米在省内市场无法全部吸收;另方面,则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外销困难,以致生产相对过剩。甘蔗主要分布于台湾岛浊水溪以南平原地区,所产甘蔗含糖率高,是中国蔗糖的主要产地。所产蔗糖原以外销日本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情况改变,祖国大陆市场又被隔绝,且因国际糖价起伏无常,出口不稳定,以致生产下降。近年蔗糖产量已由八九十万吨下降为五十六万吨,远不及过去水平。茶叶、香蕉、柑橘、菠萝、芦笋、蘑菇等的鲜品和罐头,虽大宗生产,也因依赖国际市场过深,销路动荡不稳。(2)林业。台湾为中国林业发达省份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约为186.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其中约87%为亚热带及热带林,11%为温带林,余为亚寒带及寒带林。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多达100种以上,尤以针叶树的台湾扁柏、红桧、肖楠、台湾杉、峦大杉、台湾云杉、铁杉最为著名。但因长期滥伐和植伐失均,森林资源日益缩减。历年来,林业生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均在5~6%以下,现已降为1.4%,产量也逐年下降。(3)渔业。全省农业生产发展较为迅速的部门。由于受水文条件限制,淡水鱼类资源所占比重不大;但因环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可供利用的鱼类资源不下500余种。原以沿岸渔业和养殖业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转变为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和近海渔业,新建和扩建大小渔港100多处,开辟远洋渔场等。养殖业以养鳗为主,是经济价值高、创汇较多的外销渔业,远销西欧和日本。1989年全省渔业产量已由1960年的26万吨增至137.17万吨。渔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2.9%,产品及加工品对外输出值亦逐步提高。 ④畜牧业。发展很快,但仍以传统的猪禽饲养为主,次为养牛业。随畜牧业科学化、专业化、企业化水平的提高,猪肉和禽蛋自给有余。近年生猪与冻肉输出已为本省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养鸡业仅次于养猪业,且大型养鸡户饲养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奶牛业和牛奶生产发展较为缓慢。其余畜牧业则居次要地位。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工业一直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为主。至50年代初期,除电力、纺织、化肥等工业外,台湾工业基础仍较薄弱。6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出口工业,不仅原有的纺织、食品等主要出口工业陆续得到发展,而且电子、电器、塑料、合板等新兴出口工业也迅速增长。70年代以来,在加强出口加工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钢铁、石油化工、造船、核能等重工业,重工业比重提高到55%左右。台湾工业分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房屋建筑业四大类。其中,制造业居核心地位,其他工业居其次,矿业的比重最低,且发展速度慢。在制造业中,纺织品、电子电器、机器及一般金属制品、塑料及其制品、胶合板及家具等被认为台湾的五大外销工业。目前,纺织、电子、食品制造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三大支柱”,而钢铁、造船和石油化工等则为规模较大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开发历史早、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条件较优越、交通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全省已建立的一系列大小工业区中,约有50个分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仅有16个左右,形成东、西部之间工业生产布局很不平衡。(1)纺织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集中于台北、桃园、彰化等地,是台湾规模最大、外销值最高的工业之一。外销市场遍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2)电子工业。集中分布于高雄、楠梓、台中3个加工出口区和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台湾发展最快的新兴工业部门。电子工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是典型的装配工业,此后从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逐步发展到加工制造。60年代中期电子电器产品出口额比重迅速上升,至80年代已超过纺织品而成为居首位的出口产品。主要产品有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等家用电器产品,80%外销欧美、中东、拉美等地。目前,所产监视器、终端机、个人电脑及数据机等,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重要地位。(3)食品工业。制糖、制茶、罐头加工等食品工业发展历史较早,是台湾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传统工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等地。目前制糖工业主要集中于西南平原,即自彰化、台中至高雄、屏东一带,而高雄、花莲则是台湾糖业两大对外输出港。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制茶中心。此外,在台北、桃园、新竹等主要植茶县和苗栗、南投等县,亦设有茶叶的初制工场或精制茶厂。罐头加工工业主要以菠萝、洋菇、芦笋等果蔬类农产品为原料,一向集中分布于本省西部地区,近年东部地区也有所发展。(4)钢铁工业。基础原料薄弱,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在台北、高雄、汐山等地建有一些小钢铁厂,产量甚微。自1965年起,在拆船业和利用废钢的基础上,于高雄、台北及台中等地发展了炼钢和轧钢。1974年动工兴建高雄一贯作业大钢厂,至1982年已建成为年产粗钢60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但所需原料大部分仰赖进口。全省钢产量已由1982年的171.23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299.79万吨。全省钢材需要量主要由高雄钢铁联合企业提供。(5)造船工业。基础较好,20世纪70年代新建的高雄造船厂,年造船能力150万吨,修船250万吨,并拥有百万吨级造船坞1座,现已能生产40~50万吨级油轮和2~3万吨级各种货轮,成为亚洲最大的造船厂之一。基隆造船厂亦为省内最大造船厂之一。80年代全省造船业发展很快,造船和修船能力大大提高。(6)石化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部门,以高雄和苗栗为中心。目前全省已建成投产的石油化学工业企业,主要有3座轻油裂解厂和乙烷裂解厂、二甲苯分离厂等,以生产聚氯乙烯、丙烯、甲苯等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洗涤剂等产品为主。1990年全省年产聚氯乙烯已由1982年的45.93万吨提高到92.10万吨。(7)电力工业。台湾发展较早,北部基隆一带煤矿的开发为早期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后,日月潭水电中心建成,继而有大甲溪等水力发电建设,形成本省电力以水电为主的局面。自1966年大量利用进口石油,集中发展燃油发电以后,则逐步过渡到以火电为主。由于本省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较贫乏,而水力、火力电源又难于保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遂于7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核能工业。现已建成的3座核电厂,装机容量达514万千瓦。1990年全省总发电量为823.49亿度,以燃油发电为主,核能居其次。对外贸易和加工出口区对外贸易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早在17世纪前半期,即以大宗鹿皮对外输出著名。1895年以前,则以蔗糖、茶叶、樟脑等的输出为主。日本占领期间,以米、糖输出为最大宗、茶叶、粗制樟脑及香蕉等鲜果亦为重要出口商品。1945年以后,出口锐减,一度严重影响台湾经济。其后,农产品加工,主要是蔬果类罐头食品工业有所发展。有60年代以来,出口商品日趋多样化,工业品的出口值明显提高,并超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外贸自1970年以来,已从连年逆差转为顺差,1989年外贸总额1184.50亿美元。但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仍过分集中,目前美、日两国共占台湾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主要贸易对象国或地区有香港、德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1966~1969年,台湾先后在高雄市的高雄湾和楠梓区及台中市北邻的潭子,公设高雄、楠梓、台中3个加工出口区,共占地约177.55万公顷,引进外资、技术和进口零配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但其经营多属劳动密集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尤其在能源问题的压力下,已日趋不利地位。为此,已开始着手改善经营效益,提高生产力及加强经营管理等。同时,于1977年开始在地理位置较优越、科技力量较雄厚的新竹筹建科学工业园区,有选择地引进高度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级科研、科技人才,积极开发与研究高级精密技术,使之逐步成为台湾技术工业的中枢。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并有部分产品销往欧美和香港等地。交通运输台湾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及全省各地,形成由纵贯铁路干线、东西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岛铁路、公路网。(1)铁路运输为全省现代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台湾铁路架设较早,至抗战胜利时已修筑有北起基隆,南抵高雄的纵贯铁路和东北部的宜兰线、东部的台东线及台南的屏东线,总长达千余公里。其中,纵贯铁路全长408.5公里,中经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等地,将主要城市、港口和工业区连在一起,成为台湾纵贯南北的陆路交通大动脉。自1974年开始实行电气化建设,至1979年完成全线电气化工程。纵贯铁路自新竹以南苗栗县境至彰化、台中间,分“山线”、“海线”两股(各长91公里),前者经台中市,后者沿海岸南下,在彰化、台中2县间会合。自高雄市另有屏东线连接,经凤山、屏东南至枋寮。纵贯铁路西侧有大、小支线及林业专用线、糖厂轻便铁路等。宜兰线自基隆东南经宜兰平原至苏澳,长约99公里。台东线自花莲至台东,长161公里,为环岛铁路的东线。北回铁路自宜兰至花莲间,长约79公里,1974年以后开始修筑,1979年底建成。南回铁路自台南鼻南至屏东县潮州,全长48公里,全线1986年建成。南回铁路建成后,拟接通东、西两干线,以形成环岛铁路网。(2)台湾山地纵贯本岛,东西交通原极不便。日本占据台湾时期虽曾大力发展山地公路交通网,但多属单行车道。近年来,全省公路运输以环岛公路与东西、北部、南部3条横贯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为主要干线。其中,环岛公路为全省最重要的公路干线,全长千余公里。东西横贯公路1960年筑成,为省境中部自台中县东势沿大甲溪河谷经合欢垭口(海拔2564米),东下立雾溪河谷至太鲁阁与苏花公路相接的山地公路,全长194公里。北部横贯公路自台北县大埔经桃园境至宜兰,南部横贯公路则自台南县玉井经高雄、台东2县境与花东公路相接。由于上述山地横贯公路3线,其东、西两方的山地出入口,相去各达百公里之遥,因之近年另有计划修建自嘉义市和自南投县水里至玉山、东通台东县玉里,长共260多公里的路线。南北高速公路自基隆至凤山,途径西部14个县市,全长373公里,其支线连接桃园“国际机场”、高雄机场及台中港等交通要地。全线交流道共32座,最高行车时速为120公里。(3)海运中心多集中于台湾本岛。北有基隆,南有高雄,东有花莲。高雄为台湾最大海港,基隆亦为省内重要港口。1990年高雄港已成为仅次于香港、鹿特丹、纽约的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西部的台中港为新建的人工港,是台湾仅次于高雄、基隆的海运中心。东海岸除花莲港外,1974年又动工兴建苏澳港。此外,澎湖岛上的澎公港亦为天然良港,是位于台湾海峡上的主要渔港和军港。因本岛内部交通网发达,沿海各港之间的航运并不重要。但高雄与马公之间海上联系较多。(4)民用航空运较输发达。全省现已有可供民航使用的机场16处(包括梨山、阿里山两处直升机场)。对外空运原以台北市的松山机场和高雄“国际机场”为中心,新建的桃园“国际机场”(距台北市中心40公里桃园县大园乡境)1979年开始启用,年客运量500万人次,货运量20万吨。台北松山机场是省内航线的中心。目前,全省对外主要有通日、美以及东南亚各地等定期的海、空航线,对香港的海空联系均甚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