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相关tags:
[拼音]:YinduYang[外文]:IndianOcean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部封闭,南部开敞。西南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线与大西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东经146°51′经线与太平洋为界。面积7617.4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8%。平均深度3711米,海水容积28260万立方公里。最深处在爪哇海沟(南纬10°20′,东经110°10′),深达7450米。印度洋与澳大利亚、非洲和南极洲大陆毗连部分,半岛及岛屿较少,海岸线较平直,边缘海、内海及海湾亦较少。与亚洲大陆南部相毗连的部分,由于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众多岛屿的穿插分割,形成了一系列边缘海、内海、海湾及海峡,海岸线曲折。自西向东有红海及亚丁湾(其间有狭窄的曼德海峡沟通)、阿拉伯海、阿曼湾及波斯湾(其间由霍尔木兹海峡相连)、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经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以及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与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岛间的帝汶海及阿拉弗拉海。此外,在澳大利亚南岸尚有大澳大利亚湾;在非洲大陆东部与马达加斯加岛间,尚有一宽阔的莫桑比克海峡。海底地形在印度洋的中央,展布着“入”字形的中央海岭(海底山系)。它是世界大洋中脊的一部分,由4条彼此相连接的海岭组成。其北支为卡尔斯伯格海岭(又称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西北起自阿拉伯半岛东南的亚丁湾,向东延伸到罗德里格斯岛附近,长约4070公里,宽280~740公里,一般高出海底1000~2000米,个别顶峰可达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658米。在罗德里格斯岛以南,印度洋中央海岭分为两支:东南分支为中印度洋海岭,西南分支称西印度洋海岭。前者向东南延伸至阿姆斯特丹岛,长约2200多公里,宽740~930公里,一般高出洋底1500米,少数可达2500米,出露洋面形成岛屿,如阿姆斯特丹岛和圣保罗岛等。再往东南,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的南极-印度洋海岭是一条长6500公里、宽度较大(500~550公里)、相对高度较小(一般山脊距洋面2000~4000米)的海底隆起。西印度洋海岭向西南延伸到爱德华王子岛,长约4000公里,宽370~555公里,相对高度为121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250米。此海岭以西,过渡到水深2000~4000米的大西洋-印度洋海岭,并在西经15°附近与南大西洋海岭相接。此外,在印度洋的东北部,还有一条大体沿东经90°线分布的东印度洋海岭(亦称东经90°海岭)。它介于北纬10°与南纬32°间,总长约6000公里,宽185~220公里,为印度洋最长最直的海岭;一般高出洋底1000~3500米,山脊距洋面18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仅870米。印度洋中央海岭常被与之垂直或斜交的断裂带切断错开,断裂谷一般深度由不足1000米到3000~4000米,少数可达5000~6000米,海岭表面被切断得很破碎。其中较大者如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北端的欧文断裂带,南部的韦马断裂带(最深处6492米),以及罗德里格斯、马达加斯加、爱德华王子、阿姆斯特丹等断裂带。它们大多呈东北─西南向,并常常同地震带相吻合。由此可推断,此海岭的成因同地震及火山喷发有关。这一点也为50年代末以来所采集到的大量海底火成岩及变质岩的标本所证实。上述“入”字形中央海岭,将印度洋分为东、西、南三大海域,其间又被一些较小的海岭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海盆。东部海域被东印度洋海岭和马尔代夫海岭(由印度西南岸经马尔代夫到查戈斯群岛以南)分隔成3个大海盆。其中东部的西澳大利亚海盆深度较大,达5000~6500米;中部的中印度洋海盆,东西平均宽1570公里,南北延伸达6000多公里,水深多在3000~5660米,已知最深处为6090米;西北部的阿拉伯海盆深4000~5000米,海底地势平缓,已测知最大深度5875米。此外,在东印度洋海岭以南至南极-印度洋海岭间,尚有南澳大利亚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前者深度大多在4500~5670米;后者深度一般为3500~4500米。西部海域海底地形十分复杂。它被隆起的马达加斯加岛以及马斯克林、阿米兰特、马达加斯加等海岭(海丘)分隔成一些较小的海盆,如北部的索马里海盆,中部的马斯克林及阿米兰特海盆,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海盆和西南部的莫桑比克海盆等,其主体部分深度大多为3500~5000米。多火山岛及在火山峰基座上发育而成的珊瑚岛。南部海域海底地形较为简单。北为深4000~5000米的克罗泽海盆;南有西北─东南向的凯尔盖朗海岭,其东侧是深4000~5500米的南极-印度洋海盆,其西侧为深5000~5800米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各边缘海的大陆架较窄,大陆架面积及所占比重在四大洋中均为最小。深度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仅317万平方公里,占该洋总面积的4.1%,除波斯湾和马六甲海峡外(深度均不足200米),以澳大利亚北岸、马来半岛西侧和印度半岛西岸海域的大陆架宽度较大,如孟买以北的肯帕德湾可达352公里。(见彩图)气候印度洋因其主体部分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带、热带与亚热带的范围内,被称为“热带性海洋”。印度洋的北部海域,由于与亚洲大陆毗连,随季节的更替,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其中以12月至翌年1月最盛,平均风力3~4级,最大可达6~7级,气候干燥,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夏半年(5~10月)盛行西南季风,7~8月最盛,平均风力5~6级,最大达7~8级,气候潮湿多雨,并常伴有雷雨,能见度较差。4月和10月为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换期,风力较弱,风向不定。在南纬10°以南的中、南部海域,由于常年受南纬30°~35°间的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大气环流较稳定。其中南纬10°~30°之间终年为东南信风,风力一般4级左右,6~9月较强。南纬40°~60°间为盛行西风带,这一海区几乎不存在陆地,风力较大,特别是南纬40°~50°间有“咆哮的西风带”之称。南纬60°以南海域,受极地高压的影响,也经常刮6级以上的东风。夏秋之交,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以及南纬10°~30°、东经40°~80°的海域,常产生热带气旋,并形成猛烈的飓风。印度洋的气温,中低纬度海域较高。赤道带海域全年月平均气温约为28℃。赤道带以北海域,夏季平均气温25~27℃,冬季22~23℃,年平均气温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由于受周围干热陆地的“烘烤”,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在印度洋的中、南部,气温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夏季平均气温,在南纬20°附近为25~27℃,南纬30°附近为20~22℃,南纬40°附近约为15℃,南纬60°附近则减至0℃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南纬20°附近为22~23℃,南纬30°附近为15~17℃,南纬40°附近为12~13℃,至南纬60°附近则低达-10℃左右。印度洋的降水在赤道附近海域较丰沛,年降水量达2000~3000毫米,且属全年降雨型。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东部,年降水量一般超过3000毫米,主要降于西南季风盛行的夏季。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索马里沿岸海域,由于受大陆吹来的干热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在南印度洋属于亚热带海区的西部,因水温较东部高3~5℃,湿度也较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而东部海域只有500毫米左右;温带海区则为1000多毫米;到南极大陆附近,年降水量减至250毫米。海洋水文受上述大气环流的制约,印度洋的洋流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系统:(1)季风暖流系统。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的北部。冬季,由于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形成了逆时针的环流,尤以12月至翌年1月最明显,其最大流速可达2.2~2.9公里/小时。当它接近非洲沿岸时,除一部分进入亚丁湾和红海外,大部转向南流,并与南纬3°附近的赤道逆流相汇合,东流至苏门答腊岛附近转向北流,至北纬5°附近与东北季风流汇合。夏季,洋流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在强劲的西南季风的吹刮下,形成顺时针环流,尤以7~8月最典型。在赤道附近,这支偏东环流与赤道逆流流向一致,其流速可达3.6公里/小时,有时可达7.2公里/小时(约4节),在索马里半岛东北的索科特拉岛附近,最大流速可达7节。为世界著名的强海流之一。(2)南赤道暖流系统。沿南纬10°~15°从东向西流,平均流速0.9~1.1公里/小时,最大可达1.8~2.2公里/小时,当横过印度洋直抵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后,一部分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则直接沿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南流,称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支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继续沿非洲东南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作厄加勒斯暖流,其流速可达2.9公里/小时。在南纬40°附近,被卷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3)西风漂流(寒流)系统。主要分布在南纬40°~55°间海域。受盛行西风的吹刮,洋流由西向东流,流速可达0.7~1.4公里/小时。至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岸后,大部继续东流进入太平洋,少部受阻沿其西侧海域北上,称西澳寒流,其势较弱,在南纬15°附近与南赤道暖流首尾相接。印度洋北部,夏季表层平均水温为27~28℃,5月可超过29℃,仅非洲索马里沿岸海域,由于西南季风吹走表层海水,导致深层冷水涌升,水温降至22~23℃;在赤道附近,水温为26~28℃;到南纬30°处洋面,降至16~20℃;南纬50°处为3~5℃;南纬55°以南,水温低于-1℃。冬季,北部诸海域平均水温为23~25℃,赤道附近为28℃,南纬30°处为21~25℃,南纬50°处为5~9℃,南纬60°以南,水温为负值。印度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同各海域的水分平衡特点以及大陆径流的分布有关。印度洋平均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年蒸发量为1380毫米;大陆径流量为700毫米/年,主要来自南亚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非洲的赞比西河及林波波河等。海水盐度最大的海域为红海(40‰)、波斯湾(37~39‰)和阿拉伯海(36‰以上)。在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因有大量的淡水注入,盐度减至32~33‰。南回归线附近海域,海水盐度为34~34.5‰。在印度洋南部的亚热带海域,盐度增至35.5‰;南纬40°以南海域,盐度减至33~34.3‰。印度洋除南极大陆周围海域为永冰区外,其海冰分布界线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9~10月,浮冰分布面积最大,其北界可达南纬55°~60°,浮冰带的宽度由东经20°处的1670公里减至东经140°处的555公里。2月,浮冰分布面积最小,其北界在南纬65°~68°间。印度洋中的冰山多属于桌状冰山,其漂浮的北界一般为南纬40°。自然资源迄今为止,对印度洋的矿产和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还很不够,现已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仅局限于少数几种。印度洋海底及其周围陆地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天然气储藏区之一。 从阿拉伯半岛到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沿海大陆架,均发现有油、气构造。印度洋约占世界大洋500米深度内油气潜在储量的1/3。其中波斯湾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海底含油气区。80年代初,波斯湾已投入开采的海底油田有32个,其中沙特阿拉伯的塞法尼耶油田为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之一。1981年,波斯湾海底油田合计产原油2.38亿吨,占世界海底石油产量的34.6%。金属矿藏中,以锰结核为最重要。主要分布在4000~5000米的深海盆地,其中以中印度洋海盆、南澳和西澳海盆储量较大。锰结核直径一般为3~5厘米,大者达8~12厘米,用海底照片估算其重量每平方米可达40~50千克。平均品位为:含锰15.1%,铁13.3%,镍0.51%,铜0.27%,钴0.24%。此外,在印度半岛、非洲、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及澳大利亚西部的大陆架还发现有丰富的钛、锆砂矿,在马来半岛近海发现有锡砂,在红海海底发现有含铁、铜、锌、铅及金、银的金属软泥等。上述金属矿藏中,除部分近海钛、锆砂矿外,大都尚未开发。印度洋的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均不及太平洋和大西洋丰富,且开发利用也有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0年印度洋生物资源的平均捕捞强度为48千克/平方公里,仅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1/5左右。其中渔获量365.7万吨,占世界海洋渔获总量的4.9%(1981)。主要捕捞沙丁鱼、鲭、鲱、鳀、鲨鱼、黑点石首鱼、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印度洋南部的寒带水域,磷虾等浮游生物丰富,一向是南半球鲸类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海洋植物中,各种藻类资源丰富。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印尼及西非沿海,还分布有茂密的红树林。交通运输印度洋是贯通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往西经红海、苏伊士运河,通过地中海可进入大西洋;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或巽他、龙目海峡可进入太平洋;向西南绕过非洲南端可达大西洋。印度洋拥有世界海港总数的近1/10,货运周转量的1/10和货物吞吐量的1/6。石油是印度洋的主要运输物资。1980年经海运的原油和油品共9.4亿吨,占印度洋各港口货物运输量的2/3和世界海上石油运输量的56.5%,其中95%的原油及油品由波斯湾沿岸各港输出。主要的石油运输线有3条: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线;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望加锡海峡)—日本线;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线。主要石油出口港有: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朱阿马,伊朗的哈尔克岛,科威特的艾哈迈迪,伊拉克的豪尔艾迈耶,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沙特阿拉伯在红海沿岸新建成的延布港。此外,大宗运输物资尚有:澳大利亚及印度的铁矿石,澳大利亚的谷物,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非洲沿岸国家的热带农林产品等。除上述石油出口港外,主要海港尚有: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伦坡、孟买、卡拉奇、阿巴丹、巴士拉、亚丁、苏伊士、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德班、弗里曼特尔等。印度洋的航空线主要有亚、欧航线和南亚、东南亚、东非、大洋洲之间的航线。孟买、卡拉奇、科伦坡、达卡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印度洋还是南亚与非洲间重要的通讯线路所经之地,其海底电缆多分布在北部。重要的线路有:亚丁—孟买—马德拉斯—新加坡线;亚丁—科伦坡线;东非沿岸线。马埃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及科科斯群岛是主要的海底电缆枢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