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灌溉
相关tags:
[外文]:ground water irrigation
通过取水建筑物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地下水灌溉分为井灌、泉水灌溉与截潜流灌溉。它们相应的取水建筑物为水井、引汇泉水的建筑物及潜坝等。坎儿井也是一种独特的取用地下水的建筑物。
沿革古埃及在公元前2100年已经取用地下水。在中国地下水灌溉也有悠久的历史。《庄子·天地》和《说苑·反质》都记载着春秋时期用桔槔提取井水浇灌园圃的技术(见中国古代提水工具)。《水经注》中也多处提到春秋时期利用泉水灌溉农田。1126年在法国打成了第一眼钻井后,不少国家都积极开发地下水进行灌溉。20世纪80年代,印度40%的灌溉面积为地下水灌溉,美国的灌溉面积有近三分之一利用地下水,巴基斯坦的灌溉总用水量中有20%取自地下水。中国在1985年底,全国地下水灌溉面积1.45亿亩,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井灌区,配套的机井有 200多万眼。与此相应,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地下水资源评价、井灌区规划设计、找水技术、打井机具、成井工艺、井灌区运用管理等,也有很大发展。
井灌开采利用地下水的主要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地表水源不足而地下水源较丰的地区。其特点是水源相对稳定,建设周期较短,管理调度灵活等。由于在抽水的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因此在有次生盐碱化威胁的地表水灌区,实行渠井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既可保证农作物及时用水,又有利于防治土壤盐碱化。但是,除自流井外,井灌都要提水,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在发展井灌的地区,要有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即水源应能不断得到补充。如地下水资源不足或者过量开采,都会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导致原有的提水工具失效,机井报废,甚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发展井灌,首先要做好灌区水文地质调查或勘探工作,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并在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井灌发展规划。其次,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井型。用于灌溉的井型有筒井、管井、大口井、辐射井、真空井、虹吸井等。中国的灌溉水井约90%是开发浅、中层地下水的管井,大多采用多孔混凝土管。混凝土管井深多在70~100m左右,配套动力为电动机和柴油机。
泉水灌溉泉水是承压地下水在地面的溢出。它的开发利用方式与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基本相同。在控制同等面积的情况下,泉水灌溉工程的造价一般要小于地表水灌溉工程。
截潜流灌溉截潜流工程是另一种利用地下水的措施。在一些季节性河流的河床下修筑不透水潜坝,使地下水壅高再引水或提水灌溉农田。截潜流工程一般布置在可截引水量较大、河床下不透水层较浅的河谷,以便于施工及减少投资。
坎儿井灌溉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引用地下水的形式。在地下水坡降较大,水量丰富的地方,开挖竖井和暗渠,用暗渠汇集与输送地下水到农田进行灌溉。中国坎儿井主要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哈密地区一带。这一地带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高山融雪的地表水流入冲积、洪积扇后,几乎全部渗入砂砾石层成为地下水流,而坎儿井是汇集这一地下水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理想形式。它不用提水工具,不耗费能源,并能减少蒸发损失,避免风沙侵袭。古波斯国(伊朗)亦很早即利用坎儿井引水灌溉,至今有些地方仍靠它来进行农业生产。中东一些国家也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