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谕

相关tags:

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也指清代皇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一种官文书。

清代皇帝颁发命令的文书种类很多,有制、诏、诰、敕等类,其形制、质地、颜色与使用的范围各有不同。上谕是其中的一种,也称谕旨,俗称圣旨,是清帝用来发布日常政令的文书。严格来说,谕和旨是有区别的。谕,一般指皇帝特发的指示性命令;旨,是皇帝根据臣僚的请示而发的答复性意见。凡清王朝对当时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重要事务的最后决策及终极处置,都要通过上谕文书加以发布和实施。

清代在雍正以前,上谕一般是由内阁大学士或南书房的侍臣撰拟,通过内阁颁发。或由宫中径发有关部院及大臣。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同意后,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称作“内阁奉上谕”,是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如宣战、议和、大赦、巡幸、谒陵、经筵、蠲免及高级官员的除授降革、重大案件的处理结果等;另一种是“寄信谕旨”,是以军机大臣奉旨的名义,由军机处交兵部捷报处寄给外省督、抚、提镇大员或钦差大臣等高级官员的,所以也称“廷寄”或“字寄”,是只限于少数或个别臣工所应知而不适于公开的机密性谕旨。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

上谕最初是由军机大臣起草,乾隆后逐渐改由军机章京拟草。其撰拟过程是:先由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商讨应发上谕的要点,称作“召对”。召对完毕,军机大臣们回到值房,或亲自或令军机章京撰拟成稿,誊清后再由军机大臣送呈皇帝审阅,称作“述旨”。有时皇帝也用朱笔略作改动,但一般不作修改即发交军机处加封钤印发出。在发出之前,军机处均另抄一份存档,底稿则即行焚毁。存档之上谕抄件,每月合订成一册,称为“现月档”;每季度汇订成一厚册,称为“四季档”。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比较系统的清代上谕档簿,即是由此保存下来的。此外,凡经过皇帝用朱笔修改过的上谕原件,在发交有关官员钦领遵行后,须缴还皇宫,不准私自存留。现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缴还上谕原件有两万余件,均是用白擢纸以楷体书写,形状大小与奏折相仿佛。上谕除一般由军机处撰拟外,有时皇帝也亲自用朱笔书写,或由大学士拟稿后经皇帝同意,用朱笔誊写的,习称朱谕。其内容一般都较为重要,但为数极少。清末光绪年间,兴办电报,遂有电旨或电寄之名目,其性质与撰拟过程都与一般上谕相同,只是发送办法改交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称外务部)用电报拍发而已。

由于上谕及上谕档是清代皇帝日常政令的总汇,因此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原始资料之一。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5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200余年(隋、唐、宋、元、明、清)的科...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冤枉的人是谁

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下午戊戌六君子就在北平菜市口被斩首。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冤枉的人是谁

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下午戊戌六君子就在北平菜市口被斩首。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