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
相关tags:
[外文]:economicindicators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经济现象的名称用经济范畴表述,经济范畴的数量方面则通过数值反映。例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是经济范畴,表现这些经济范畴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社会总产值××亿元”、“国民收入××亿元”就是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分类在中国,按照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不同,有以下分类:(1)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现象的范围,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2)按照经济指标反映计划目标或实际情况,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3)按照经济指标的计量单位属性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或生产经营效益,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5)按照经济指标职能的不同,分为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经济指标是经济研究、分析、计划和统计以及各种经济工作所通用的工具。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展,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不断涌现,使经济指标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以同现代计算技术相适应。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范围、口径、方法、计量单位等,要有统一规定,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经济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经济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各种经济事物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不同而存在不同联系。与之对应的经济指标可划分为不同的体系。综合平衡宏观经济指标体系按照经济指标在社会产品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为下列前后衔接、计算配套的指标体系:(1)生产要素和生活条件指标体系。分为人口、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消费资料、物资储备等指标体系。(2)社会生产成果指标体系。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包括邮电业)、商业(包括外贸)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实物产量或实际工作量、总产值、净产值(即国民收入)等指标体系。(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标体系。前者包括生产部门劳动报酬和构成社会纯收入的利润、税收等指标体系,后者包括国家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收支、非生产部门的经费收支等指标体系。(4)国民收入的最终使用指标体系。包括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最后形成可以用于购买实物的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指标体系。前者又分为居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集体消费基金;后者分为生产性积累基金和非生产性积累基金等指标体系。(5)社会产品实物的流通和消费指标体系。包括运输和交换指标体系,以及表明最后用于补偿原材料燃料消耗、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增长、物资储备的扩大、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集体消费、出口等各种用途的产品指标体系。(6)人民生活指标体系。包括吃、穿、用、住等消费水平和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指标体系。以上各种经济指标体系既有实物量的又有价值量的,两套指标体系应该各自综合平衡并相互对应。为了考核经济效益和实际管理的需要,还应该按性质、时间、空间等因素层层细分和补充,成为各种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指标体系。按性质或作用划分的指标体系主要有:(1)为综合计算全部物质财富和实物产品价值的各种产品的价格指标体系;(2)为综合对比不同时期物质财富和实物产品达到的实际水平的各种产品的不变价格指标体系;(3)表明事物实际规模或水平的绝对数指标体系;(4)表明事物发展速度、构成或比例的相对数指标体系;(5)反映事物个别水平或总量的指标体系;(6)反映一般水平的平均数指标体系和指数体系;(7)考核生产成果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体系;(8)考核素质和效益的各种指标体系。从时间上划分的指标体系主要有:(1)说明社会经济过去发展状况、现有实际情况和当前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2)根据统计指标体系反映的国情、国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拟定的近期、中期和远景战略计划指标体系。这两种指标体系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在范围上也有区别。计划指标体系只包括计划部分,而统计指标体系除包括计划调节部分以外,还包括不作计划的部分。但两者都包括综合平衡、质量、效益、速度、构成、比例等指标体系,在针对共同事物时,在涵义、口径和计算方法上应该一致,以便相互对比。从空间上划分的指标体系主要有:(1)按省、市、自治区以至地、县的块块系统划分的区域性指标体系;(2)按部、司(局)、专业公司到企业的行政领导条条系统划分的指标体系;(3)按经济部门、经济类型层层下到企业的业务领导系统划分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