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相关tags:
戏曲剧种。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另据同治年间,朱仙镇《重修唐明皇宫碑》记中所说,当时捐款的78个戏班,分属于商丘、许昌、新乡等地,足见其流布之广。在上述4个支派中,以祥符调的力量最为雄厚,它与沙河调、豫东调比较接近,一般统称为豫东调,以商丘、开封为活动中心,在发声上多用假嗓,音域较高,俗称“上五音”。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多用真嗓、音域较低,俗称“下五音”。前者激越、轻快,后者悲凉、缠绵。1927年后,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后,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樸等。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几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文辞通俗易解,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5类:
(1)慢板类,包括慢板、金钩挂、连环扣等;
(2)二八板类,包括二八、慢二八、花脸二八、快二八、紧二八、紧打慢唱等;
(3)流水板类,包括流水、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联板等;
(4)飞板类,包括飞板、滚白等;
(5)其他板类,包括狗嘶咬、呱哒嘴、垛子、大小栽板等。伴奏乐器,过去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组成场面之说,现在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月琴、皮嗡、笛子、唢呐、琵琶及鼓板、梆子、大锣、二锣、手钹等。伴奏所用的曲牌共 300余种。豫剧的音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
(1)四生,包括老生、大红脸、二红脸、小生;
(2)四旦,包括青衣、花旦、老旦、彩旦;
(3)四花脸,包括黑脸、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过去常演剧目:生行有《斩子》、《骂阎》、《渭水河》、《哭头》、《跑坡》、《临潼山》等;旦行,豫东有《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卷》,豫西有《打渔杀家》、《玉虎坠》、《刘全进瓜》、《抱琵琶》;黑脸有《铡郭槐》、《铡包勉》、《铡美案》、《牌坊断》;花脸有《黑下山》、《红下山》等;丑(三花脸)有《借妻》、《阎王乐》、《挂门牌》、《对哆啰》等。此外,还有一些语言朴实风趣,乡土气息浓郁的小戏,如《王金豆借粮》、《老于婆劝架》、《借缸》、《推磨》、《卖苗郎》。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见彩图)、《破洪州》、《秦香莲》、《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花打朝》、《梵王宫》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见彩图)、《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