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

相关tags:

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自汉以后,各代有石经多种。明清之际顾炎武的《石经考》,清万斯同的《石经考》,近人马衡的《汉石经集存》,以及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对石经的源流、文字均有考释。

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刻儒家经籍的石经有7种:

(1)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下令刻石经。 由蔡邕等人用隶书书写上石,共刻成46碑而立于洛阳太学。又称《一字石经》。经文包括《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

(2)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241)在洛阳刻成古文、篆文、隶书3种书体的石经,又称《三体石经》。经文有《尚书》、《春秋》(见汉魏石经)。

(3)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开成二年(837),用楷书刻《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经于长安太学。又称《唐石经》,至今全部保存下来。今在西安碑林。

(4)蜀石经。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于广政七年(944), 用楷书刻《易》、《书》、《毛诗》、“三礼”、《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十经于成都。后来宋人又补刻《公羊》、《谷梁》、《孟子》、《尚书》。蜀石经经文下有双行小字的注,这是历代石经中仅有的一例。在南宋时,蜀石经是经书的通行本。1938年,成都出土蜀石经残石十几方,现大部分存于成都、重庆博物馆。

(5)北宋石经。宋仁宗于嘉祐六年(1061),刻《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九经于汴梁(今开封)。经文用篆、楷二体。北宋石经又称为《汴学石经》或《二体石经》。

(6)南宋石经。宋高宗于绍兴十三年(1143),刻《易》、《书》、《诗》、《左传》、《论语》、《孟子》、《礼记》(仅五篇)于临安(今杭州),又称《宋高宗御书石经》,共二百石。今尚存七十余石。

(7)清石经。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十三经,共一百九十石。今存北京国子监。

刻佛经于石约始于北魏之末,盛于北齐、北周。今泰山和河南响堂山都有北朝所刻的佛经,而以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经为最有名(见房山石经)。刻道经于石约始于唐中叶,盛于宋、元。刻得较多的是《道德经》,还有《消灾护年经》、《昇元经》等。

白矾怎样保存

...液,蒸发浓缩,放冷后即析出结晶。2、白矾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

托玛林(无色电气石的属性分布)

...,可被琢成盘形刻面,与晶体长度平行或垂直。粉红电气石经加热淡化后,可制成无色电气石。无色电气石的名称源自希腊字“achroos”,意思是“无色

杏壳活性炭(纯水设备填料计算)

...纯水设备中最常见的填料有哪些:首先是石英砂是由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是一种白色多孔的非金属矿物质,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其中硅的含量在97.9%-99.9%,莫氏硬...

张掖制砂机(知道了砂石的成因,才会倍加珍惜)

...因是我们了解砂石的重要因素。天然砂成因:自然界中岩石经风化、剥蚀等多种地表作用,发生破碎分离而成大小不一的颗粒。在水、风、冰川等作用,这些颗粒搬运堆积,形成砂石层。第四纪(距今200-300万年以前)以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