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相关tags: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仍以战争为主要职业。又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春秋前、后的士有很大的不同。春秋以前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战车一乘有甲士三人居车上,中为御,左、右各一人分执弓矢与戈矛。甲士即武士,也是率卒冲锋陷阵的基层军官,他们平时娴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或作卿大夫的家臣,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经济上主要靠公卿大夫的赏赐和“食田”的土地收入。春秋以前的社会组织按严格的宗法原则构成,依血缘区分亲疏贵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士对卿大夫有直接的宗法隶属关系,叫做“大夫臣士”,士则直接隶属有“隶子弟”,供其役使。贯穿他们之间的是一种不同于后世君臣关系的宗法血缘隶属关系。士的嫡长子承袭为士,其余诸子则为庶子。“隶子弟”大概就指庶子,“食田”即由他们为其耕种。士属于国人,常住国中,故也可叫国士。管仲制国为二十一乡,中有“士乡十五”。春秋时代,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和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上层建筑发生了动摇,出现“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战争规模日益扩大的局面。在这种新形势下,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执国命”的“陪臣”是少数上升者,他们原来只不过是卿大夫的家臣,现在可以不顾宗法等级,凭借武力和权势干预国政,兴风作浪。鲁国阳虎(即阳货)就是一个拥有甲兵和权势的武士,原为季平子家臣,平子死,遂专政,“欲作乱于鲁”。下降者也突破了宗法制的束缚,四处奔走,另谋出路。他们学过“六艺”,是知书识礼之人。在动荡不定、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如晋国栾怀子好施,“士多归之”。所谓“蓄士”之风即由此而兴。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士阶层的这种演变情况,在孔子的家世上反映得非常明显。孔子本为宋湣公(前691~前682)的后代,曾祖父防叔奔鲁为大夫,父叔梁纥还是个有勇力的典型武士。孔子本人也习过“六艺”,善射御,但已“贫且贱”,曾作季氏的小吏。任官退职以后,他又聚徒教习,成为先秦儒家的始祖。士从事私人讲学活动,把原来由贵族阶层垄断的文化知识传到了民间,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摆脱了旧的宗法的束缚,游学各国,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聚徒讲学,互相诘辩,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各国之间常常是“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双边或多边的政治斗争也很激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不少的士寄食于他们门下,成为所谓“食客”,充当他们的谋士和爪牙。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称战国四公子,都是战国养士最有名的贵族。由于战国时代剧烈的社会变化,在劳动者中,也有一部分人接受了文化教育,加入了士的行列。战国时代的士是各国新的官吏队伍的主要后备队,有的人一旦为国君所赏识,甚至可以从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士人,可进一步分为朝士、白衣士人、隐士、处士等。朝士指在朝廷任官,兼而研习经学或传授门生、故吏者,如累世公卿、门生弟子遍天下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均是典型的朝士。白衣士人、隐士、处士的共同特点是未出仕任官,但其间亦有某些区别。白衣意为庶民,白衣士人是庶民中的知识分子,具有被征辟、察举入仕的可能。隐士是隐而不仕者,往往终生隐居山林,聚徒讲授。处士,可包括白衣士人,但也指在太学等官学中研习经典的诸生。在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如汝南有“月旦评”,“核论乡党人物,每月则更其品题”。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其标准与官方不尽相符。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人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以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获得二品(乡品)高第,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南北朝时,士族“衰至便骄”,以婚宦、郡望高自标榜,极力鼓吹“士庶之际,实自天隔”,企图维护家族地位久盛不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有官爵者,仍称之为士;免官爵者,即成庶人。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