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证

相关tags:

[外文]:DisorderduetoWind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所致的证。包括外风证和内风证。历代对风的论述颇多。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论”专篇,对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和病理变化,甚至预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证治,《金匮要略》又提到风邪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临床表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使中风病分类更为具体。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都曾明确指出中风病并非均由外感风邪所致,也可由劳逸不当,情志所扰等因素引起。明代张景岳在此基础上将由内而生的风定为“非风”,以资同外风鉴别。同期戴原礼、王肯堂将外感风邪而病者称为真中风,由内而生者称为类中风。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这一内风的治疗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近代张山雷的《中风斠诠》中在详论了中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同时,还制定了内风宜熄不宜祛,宜静不宜动的治疗原则。外风证因感受外来之风邪引起,临床以发热、恶风、鼻塞、汗出、脉浮缓为主症。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风气并不使人致病,但若风气过盛,或人体卫气虚弱,正不御邪,风气即可入侵人体而致病。外来风邪致病有以下特点:(1)易侵犯人体上部,以头面、肩颈及肺部的症状为多见。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升发、开泄、向上的特点,而上部也为人之阳部,所以易为阳邪所犯。(2)病位无定处。如风邪为主引起的“行痹”,关节疼痛的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风疹发病急,疹块时隐时现,漫无定处,表现出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3)易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易与其他外邪结合致病。如冬季风与寒合为风寒;春季风与热合为风热;长夏与湿相合为风湿等。所谓“风为百病之长”,旨在说明风邪易于致病,六淫中的其他病邪常常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外风证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风寒证风邪与寒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骨节疼痛等为表现特点的证。该证多发于冬季,常见于感冒、痹证及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等疾患。风寒袭表,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则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喉痒;因卫阳被遏,又可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稀质薄,无汗等症。治宜辛温解表,以荆防败毒饮、葱豉汤为代表方;若风寒侵入肌肤、经络,致使气血不和,经气不利,可见一侧颜面肌肉麻痹而口眼斜,或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困难,治宜搜风逐寒,以小活络丹为主方。风热证风邪与热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感冒、咳嗽及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风热上受,首先犯肺,且风热为阳邪,致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故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稍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治宜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风湿证风邪与湿邪合而侵犯人体,临床以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痹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处,或平素湿盛,又感风寒,均可引起本证。风邪挟湿,易侵及人体经络、关节和肌肉。湿性重浊、凝滞,易使气血瘀阻,经气郁闭,故在上可见头痛如裹,全身则见四肢酸楚、疼痛重着,肌肉骨骼疼痛剧烈,甚则转侧不能,或兼有胸脘满闷等症。治宜祛风利湿、温经活络,以防风汤和三痹汤为主方。内风证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具有动摇不定,变化迅速等风性特征的证。内风多由阴血亏虚,阳热亢盛引起,如久病、大病,耗伤阴血或热邪炽盛,灼伤阴血,阴虚不能制阳,阳亢于上而生风。阴血亏虚所生的风与肝关系密切,因肝属木为阴脏,主藏血、主升发疏泄,生理上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当阴血亏虚,水不涵木,则阳热亢盛,而为内风,出现眩晕、震颤、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内风证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烦渴,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常见于温病极期、温疫及西医的流行性脑炎、高热惊厥、小儿肺炎等病。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以羚羊钩藤汤为代表方。肝阳化风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震颤,麻木,言语不利,步履不稳,舌绛,脉弦细,甚则突然跌倒,不醒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生理状态下,由于阴血的滋养和制约,肝阳不致过于亢盛。但若久病致肝肾阴虚,或肝郁化火,营阴内耗,使阴不制阳,则肝阳亢而化风,此为本虚标实证,常见于眩晕、中风及西医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血虚生风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摇肢动,手足震颤,舌淡少苔,脉弦细,常伴有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失眠等。因失血过多,或热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上荣头面、目睛、筋脉而动风。治宜养血熄风,可用四物汤、加减复脉汤等。外风与内风,从治病因素到治疗方法,均不相同,然其间也存有一定的联系。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也可兼挟外风,因此施治时也须内外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