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
相关tags:
[外文]:electric shock
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结构破坏或功能紊乱。又称电损伤。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在开闭电闸,尤其是高压电闸时迸发的火花可烧伤人体,但若人体无电流通过,则不能称为触电,只是一种特殊的烧伤。触电造成的结构破坏是电流通路上的组织烧伤。触电造成的功能紊乱,轻者仅有触电部位的麻木刺痛感或肌肉收缩、颤动;重者则呼吸、心跳停止乃至死亡。宣传和普及安全用电知识以及对触电的抢救方法,可减少触电事故和雷击灾害;在触电事故发生后,也可使伤员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护。
病因和发病机理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热,使其通路上的组织被烧伤。皮肤的电阻最大,产热最多,可被烧焦、炭化。骨骼肌、心肌、周围神经等可凝固、断裂。血管内可形成血栓,血管壁变脆,可破裂而继发出血。骨骼可坏死,脑组织可以发生软化。上述结构破坏必伴功能丧失或紊乱。尚不足以引起烧伤的较弱电流,也可以使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平衡发生变化,产生电泳、电渗等效应,从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活动。若影响到延髓的呼吸中枢可使之抑制或麻痹,导致呼吸停止、全身缺氧。最终,心跳也会因缺氧而停止。影响到心脏时可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简称心室纤颤),甚至心跳停止。心室纤颤是一种不规则而且无力的心肌舒缩活动,它不能推动血液循环。因此,存在心室纤颤时,呼吸行为虽仍存在,却无血流把氧送往全身。数分钟后,呼吸中枢和心脏本身也会因缺氧而停止工作。可见,无论是呼吸中枢麻痹还是心室纤颤,最终都因全身缺氧而导致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到全身组织缺氧的变化,如出血、淤点、水肿、变性等。因此,尽早开始并持续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用手法有规律地挤压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是对触电者进行急救的有效措施。
触电后,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1)电流的种类和强弱:交流电引起的功能紊乱比直流电严重。其中又以频率为50~60赫的交流电最危险。频率达到2000赫以上则危险减小。频率为10万赫的高频电流被用于理疗。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损害也越重(见表)。
(2)电压和皮肤电阻:电流强度I(单位:安培)与电压E(单位:伏特)和电阻R(单位:欧姆)的关系为:I=E/R。因此,电压越高,接触电源处皮肤的电阻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强,危险性也就越大。干燥皮肤的电阻可达5~100万欧姆,潮湿的皮肤可降至1000~1500欧姆。
(3)电流在人体内的通路:通过脑、延髓,或心脏的电流(例如从头顶至足底或左手至右手),虽强度较弱亦可立即致死。只流过肌肉、皮肤、骨等组织的电流(例如从一足至另一足),即使较强而造成严重的烧伤,也不一定有生命危险。
(4)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时间越长,损害越重。
临床表现瞬时接触低电压、弱电流,仅在触电部位有麻木刺痛感,迅即恢复正常。较重触电的全身反应是神志丧失。有的可很快恢复正常;有的则呼吸停止而仍有心搏(呼吸中枢麻痹);有的脉搏消失,听不见心音,但呼吸仍存(心室纤颤)。对后两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数分钟内呼吸和心跳都会完全停止。
电流进出人体处的皮肤可被烧伤。其边界清楚,大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呈灰色或黄褐色,伤区皮肤干燥、变硬,罕见水泡,毛发仍存。深部组织被烧伤的范围比皮肤烧伤更广。
处理急救的第一步是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根据现场情况,或关闭电门,或用绝缘的棍棒使伤者与电源分开。切勿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人,否则援救人员也会被累及。
伤者脱离电源后,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停止,或测不到脉搏、心音,都应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见心肺脑复苏)。二者同时进行并一直坚持到呼吸心跳恢复或出现明显的死亡根据为止。四肢僵硬(尸僵)或在皮下出现多数紫斑(尸斑)为死亡的证据。
对触电所致烧伤的局部治疗原则与一般烧伤者相同。唯需注意其特点,即皮肤烧伤面积较小,而深部组织的烧伤较广、较深,且有继发出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