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
相关tags:
[拼音]:Nanjing
[外文]:Classics on Medical Problems
早期中医理论著作。一名《黄帝八十一难经》。《隋书·经籍志》著为2卷,后世或分为3卷、5卷不等。隋以前托名黄帝撰,唐以后则多题为扁鹊(秦越人)撰,实际上作者不明。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采用“问难”的形式,设81问,以解疑释难,故名《难经》。书中经常引用“经言”,据考是指《素问》、《灵枢》二经,其中又以引用《灵枢》之言居多。该书的内容较《内经》更为贴合临床医疗,这表现在较少讨论人体发育、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问题,而是致力于突出解决与临床诊察治疗紧密相关的一些学术难点。
全书主要内容大致为:1~22难论脉诊,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证,62~68难论腧穴,69~81难论针法。在以上内容中,又以1~22论脉最有特色。该书明确指出“独取寸口”,从而简化了在《内经》中多见的遍身诊脉法,这种单纯以寸口脉(桡动脉近腕处)作为切脉部位的作法一直沿用至今。在寸口脉中,该书又分寸关尺,即以“关”(约为桡骨茎突相对应的位置)为界,将寸口脉分为前(寸)、后(尺)两部分,并以之与人体脏腑相对应。这种切脉分部法与《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相比,更为简便易行,从而促进了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在该书影响下,晋代王叔和写出了《脉经》。此外书中对命门、三焦有新的学术见解,成为后世探讨中医生理解剖问题的热门论题之一。该书还论及七冲门(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和八会(即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聚之处,也是针灸疗法中的八个要穴)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书中论及的许多病因、病证以及治法,很受后世医家的关注。例如该书明确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这就为后世温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书文字简要,内容又切于实用,学术地位很高,被后世视为可以和《内经》并提的经典医著,研究者甚多。宋及以前的主要注家就有三国时东吴的吕广,唐代的杨玄操,宋代的丁德用、虞庶、杨子建等。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了《难经》,使之有了完好的定本,加速了它的传播。宋以后注解诠释《难经》的著作层出不穷。其中元代滑寿的《难经本义》,不仅有校勘注释,而且续有发挥和补正;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原题宋王惟一撰)汇集诸家注解,甚有益于研究该书。明清时期,各种通俗讲解或图解《难经》的著作不断出现,以明代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流传较广。此外,清代徐大椿《难经经释》、黄元御《难经悬解》等书,也都各有特色。日本丹波元胤的《难经疏证》,无论在源流探讨还是内容疏证方面,都有精要的见解。历代《难经》注释之作进一步使该书在指导中医临床诊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