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相关tags:
[外文]:consumptive thirst
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先天不足所致。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但日久也可阴损及阳,导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病变脏腑在肺、胃、肾,治疗原则主要为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中医文献中的消渴有两种不同含义。汉代《伤寒论》厥阴篇中的消渴是指症状;而《金匮要略》的消渴则是指病名。消渴病名《内经》称为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而有消渴、肺消、鬲消、消中等名称。《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识到消渴病易并发痈疽和水肿等。金元时代刘河间、朱丹溪等提倡三消燥热学说,主张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明代赵献可、张景岳等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本。
消渴病基本上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但尿崩症也具有消渴病的一些特点,可参照此病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主要因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因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胃津液所致;或因先天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虚与消渴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虚则精无所藏,以致精亏液枯而产生消渴;或因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耗伤阴精,以致阴虚火旺而产生消渴。
辨治
辨年龄。消渴病多发于中年之后,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但也有少年罹患者,年龄愈小,发病愈急,发展快,病情重,症状多具典型性。
辨标本。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两者又互为因果。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最后可导致阴阳俱虚。
辨本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为消渴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诸多并发症则是此病的另一特点。一般以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也有少数中年或老年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本证不明显,常因一些并发症就医而发现此病,临床上必须详为诊察。
消渴病有上消(多饮)、中消(多食)、下消(多尿)之分,辨证论治时,应三者兼顾,只是用药上有所侧重。
上消肺热津伤,以烦渴多饮为主。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常以消渴方加味。
中消胃热炽盛,以多食易饥为主。证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常以玉女煎加味。如大便干结不解,可用增液承气汤。
下消内热伤肾,以尿频量多,尿液混浊为主。若证见:
(1)尿频量多,尿液混浊,或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为肾阴亏虚,治宜滋阴固肾,常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
(2)证见小便频数,尿液混浊,甚至饮一溲一(进多少水液,小便排出多少水液),面色黧黑,腰酸腿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治宜温阳滋肾固涩,常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如阴阳气血俱虚,可用鹿茸丸。
消渴病应注意饮食控制,特别是食量的控制,适当配以新鲜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紧张劳累,以防反复。
消渴病的预后,取决于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程度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如出现相反情况,即由多食转为不能进食,也标志着病情的恶化,如不积极抢救,预后多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