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
相关tags:
[拼音]:shi'er jingmai
[外文]:Twelve Regular Channels,Twelve Main Meridians
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又称“十二经”或“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十一脉”,其中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臂少阴温(脉)”之循行近于今之手少阴心经;而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臂少阴脈(脉)”则近于今之手厥阴心包络经。《灵枢·经脉》才明确载全了十二经脉,沿用至今。
十二经脉中的每条经脉均有独立的循行线路,对称地分布于身体的左右两侧。其总的流注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灵枢·海论》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里所说的“内属于腑脏”,是十二经脉在体腔内的流注过程,也就是说十二经脉与脏腑间不是单纯相联的关系,而是定向相属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使脏腑间形成表里相合的关系。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手厥阴经属心包而络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厥阴经属肝络胆。“外络于肢节”的“肢”为肢体,“节”为穴位,这是说十二经脉在体腔之外的分布。这种分布必须依正立垂手拇指向前的姿势为标准。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屈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手三阳经循行于上肢外侧(伸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足三阳经从头面、躯干到下肢,皆是阳明在前面、少阳在侧面、太阳在后面;足三阴经循行于下肢内侧面,踝关节上八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踝关节八寸以上厥阴与太阴交叉。《灵枢·经水》称:“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这是说十二经脉是互相衔接如环的,表明气血流注于十二经时是循环往复,逐经而流的。其始自手太阴肺经,继而手阳明大肠经,继而足阳明胃经,继而足太阴脾经,继而手少阴心经,继而手太阳小肠经,继而足太阳膀胱经,继而足少阴肾经,继而手厥阴心包络经,继而手少阳三焦经,继而足少阳胆经,继而足厥阴肝经,然后再由足厥阴肝经返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其中阴经交阳经,或阳经交阴经皆为表里相合经脉相交,交于四肢末端;阳经交阳经为手足同名经相交,交于头面部;阴经交阴经为足经交手经,交于胸中(见图)。十二经脉中各经气血多少均有其常数。《素问·血气形志篇》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时间的推移,有着周期性的盛衰变化规律,表现在各经穴位上则有着周期性的开阖规律。这就是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理论根据。
十二经脉的功能与作用除了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前后,使人体各部协调而成整体之外,并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荣润周身,适应四时,抗病御邪,反映病证。
十二经脉的病候是分经辨证的依据。十二经脉与内在脏腑是统一的整体,并且定向相关,故各经脉之病候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外络于肢节之病候,又有内属于腑脏之病候。各经经气变动失常所患之病候,称作“是动则病”,各经脉及其腧穴所主治之病候,称作“是主所生病”(载于《灵枢·经脉》),为各经病候之提纲。除此之外还有各经脉经气厥、绝及气终之病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