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相关tags:
[外文]:facial paralysis
面神经核或神经干病变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又称面肌瘫痪,简称面瘫。多发生于一侧,表现为口角歪向健侧、鼻唇间平坦,有皱眉、蹙额、闭眼动作障碍。因其病变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核性面神经麻痹和核下性面神经麻痹两种。前者由脑桥部面神经核病变引起,后者则为面神经干本身的病变或神经干受其周围组织病变的影响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如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者称为贝尔氏麻痹,预后多较好,多数病例于发病1~2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内明显好转,若6个月后未见恢复则痊愈的可能不大。其他病因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的预后视病因能否消除及病程长短而定。
解剖基础见神经系统。
病因核上性面神经麻痹因脑血管意外或脑肿瘤所致。核性面神经麻痹见于当脑桥肿瘤、出血、炎症损伤面神经的核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原因亦多样。
病毒感染或许是贝尔氏麻痹的病因,面神经管的狭窄(骨膜炎)与发病不无关系,局部(耳后或茎乳孔附近)受风寒也常为本病的诱因。面神经麻痹亦可发生于中耳炎、乳突炎、糖尿病、梅毒性或其他病因的脑底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脑桥角部脑膜瘤、皮样囊肿、动脉瘤或蛛网膜炎等患者。一侧或二侧面神经麻痹可见于吉兰-巴雷二氏综合征、白血病、肉样瘤病和麻风。直接损伤、颅底骨折、腮腺肿瘤和腮腺或乳突的手术偶致面神经麻痹。因面肌痉挛而进行的酒精神经阻滞疗法以及分娩时的产钳伤常使面神经在穿出茎乳孔处受损伤。
临床表现贝尔氏麻痹是最常见的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者为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无明显好发季节,两侧罹病率相若,两侧同时罹患者极为罕见。起病突然,常是患者晚间入睡前尚无不适,但次晨醒后洗漱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漏水,也有的是家人发现其一侧“脸歪”。有些患者在起病前先感耳内、乳突区、下颌角周围的轻度疼痛。在追忆病史时,某些患者能忆及起病前曾有“受风”情形,例如乘车或熟睡于打开的窗旁。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情动作完全丧失。病侧额纹消失,不能蹙额与皱眉。睑裂变大,脸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合称为兔眼。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氏现象)。下眼睑外翻,使泪点不能与结膜接触而致泪液溢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作露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而成“歪嘴”。不能完成鼓腮、撅嘴、吹哨等随意运动。在进行上述动作时,面部的不对称更易显示。言语发笨,构音(特别是唇音)障碍,例如说“不”、“布”等音时。漱口时或进餐时液体由患侧口角流出。固体食物常易停滞在患侧齿颊之间不能移动,咀嚼时颊肌易入嵌入牙间。若面神经在茎乳孔以上水平受损且鼓索纤维受影响,则舌前2/3的味觉障碍。若受损部位在发出镫骨肌分支的部位以上,则有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若膝状神经受损,则又有听觉过敏、乳突部疼痛、耳廓及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疱疹、舌前2/3味觉障碍。若浅大神经受损则同侧泪腺分泌减少。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全,即可致瘫痪肌挛缩或联带运动。因上面部肌肉受两侧皮质支配,故核上性面神经麻痹时,患侧蹙额、皱眉及闭眼动作正常,常伴同侧偏瘫或上肢瘫。
诊断及鉴别诊断贝尔氏麻痹的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当无困难。中耳炎、乳突炎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吉兰-巴雷二氏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但多为双侧性,且伴有对称性的四肢弛缓性瘫痪和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颅后窝的小脑脑桥角部肿瘤所致的面神经麻痹起病较慢,常有病变侧位听神经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征象。脑桥病变(如脑桥肿瘤、血管病和炎症等)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伴有病变侧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麻痹和病变对侧锥体束征。
治疗若能发现病原则要将其消除,如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手术切除肿瘤等。
贝尔氏麻痹的治疗,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急性期的治疗在于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可给予泼尼松口服,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B12等。局部物理疗法如温湿敷(可解除耳周围的疼痛)、茎乳孔局部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等。角膜暴露者可用眼罩以防风沙,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膏。恢复期的治疗在于恢复神经功能,防止肌肉挛缩。宜每日进行数次瘫痪面肌的按摩和自行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例如对镜作闭眼及收缩口角等运动。
慢性期可行手术治疗。发病6~8周后,若临床方面尚无进步或变性反应已经发生,可考虑巴兰斯-迪尤尔二氏面神经管解压术和神经鞘切开术。晚期病例神经已纤维化时,可采用自体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移植术或神经(脊髓副神经或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在一年后面肌功能恢复无望的病例,可考虑成形外科手术,即筋膜悬吊术或肌肉悬吊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