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粉
相关tags:
药材名称:铅粉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粉锡(《本经》),水粉(《范子计然》),胡粉(陶弘景),铅华、官粉(《纲目》),宫粉(《药材学》),定粉(《药性论》),光粉(《日华子本草》)。
基源:铅粉系用铅加工制成碱式碳酸铅。
历史:铅粉原名粉锡,最早记载于《本经》。陶弘景谓:“即今所作胡粉也,而谓之粉锡,……。”李时珍曰:“古人名铅为黑锡,故名粉锡。”马志谓:“粉锡、黄丹二物,俱是化铅为之。”按李含光音义云:“黄丹、胡粉皆是化铅,未闻用锡者。”参同契云:“胡粉投炭中,色坏,还为铅。”抱朴子内篇云:“愚人不信黄丹、胡粉是化铅所作,苏恭以二物俱炒锡作,大误矣。”李时珍谓:“锡炒则成黑灰,岂有白粉。”表明古代有人铅锡不分,将粉锡认为由锡制成。马志与李时珍用简易的化学反应辨其误。李时珍所言制法与今日通用的荷兰法相近似。
产地 广东佛山。
生药鉴别
性状:铅粉为白色粉末,或凝聚成不规则块状,手捻即散成粉,具细腻感,并被染成白色。质重,气无,味酸。
理化:①铅粉不溶于水及乙醇;溶于醋酸、稀硝酸或冷的稀氯化铵液。 ②铅粉少许,加稀硝酸,即产生大量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变成白色混浊液体。 ③取铅粉稀硝酸溶液,滴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溶于热水,冷后重新析出黄色结晶。 ④取铅粉少许,置闭管中燃烧,管壁有水珠生成。置木炭上燃烧,则生成铅粒。
加工炮制:①通用法 将盛醋与有孔铅板的陶器置于马粪或槲皮上,密闭于一室中,约经2个月,铅板上先生成盐基性醋酸铅Pb2O(C2H3O2)2,再与所得二氧化碳和水气作用而成铅粉。 ②现代法 以醋酸铅379份,溶于10倍量的蒸馏水中,过滤;次以结晶碳酸钠286份,溶于10倍量的蒸馏水中,过滤;将醋酸铅滤液注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碱式碳酸铅沉淀。待沉淀后,倾去上清液,置于滤纸上,用蒸馏水洗净,干燥。研细,过筛。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铅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因制法不同,其组成亦各异,如以xPbCO3·Pb(OH)2表示,x可以1.88~2.72。原料铅常含杂质,故制成的铅粉,亦含杂质,其中常见者,有Fe、Ag、Cu、As、Sb、Sn等[1,2]。
参考文献
[1] Thorpes Dicitionary of Applied Chemistry.vol.4ed.1946∶245。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