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相关tags:

药材名称:土茯苓名称出处:《滇南本草》概况异名:禹余粮、白余粮(《别录》),草禹余粮(《本草拾遗》),仙遗粮(《滇南本草》)。基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土茯苓的根茎。菝葜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60种及一些变种。原植物:正品土茯苓一般为土茯苓SmilaxglabraRoxb.(SmilaxtrigonaWarb.),又名光叶菝葜(《广州植物志》)。另有3种在少数地区亦作土茯苓使用:暗色菝葜SmilaxlanceifoliaRoxb.var.opacaA.DC.〔Smilaxopaca(A.DC.)Norton〕。无刺菝葜SmilaxmaireiLévl.,又名红萆解。防己叶菝葜S.menispermoideaA.DC.历史:土茯苓一名首载《滇南本草》,原名禹余粮。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即有记录。李时珍将后者并入土茯苓一类,并转引陶弘景在注石部禹余粮时所记“南中平泽中有一种藤,生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馀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并写道:“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对照《纲目》中的土茯苓图,可以认定土茯苓、禹余粮均为SmilaxglabraRoxb.。但仙遗粮、冷饭团之后,可能来自《滇南本草》,指的是蓼科植物,不是百合科的土茯苓。《纲目》还误将《本草图经》中的刺猪苓归并在本品中。形态:土茯苓为攀援木本;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cm。茎长1~4m,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cm,宽1~4(~7)cm,先端渐尖;叶柄长5~15(~20)mm,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伞形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总花梗长1~5(~8)mm,通常明显短于叶柄;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一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蕊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10mm,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215页.图版69)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中、灌丛中、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分布于甘肃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及台湾、海南、云南。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暗色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叶柄全长的1/4~1/5具狭鞘,脱落点位于近中部。伞形花序具几十朵花;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10月至次年3月,果期10月。生于海拔600~2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北、广西。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也有分布。无刺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5~7mm。花期5~6月,果期12月。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谷沟边。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用作土茯苓。防己叶菝葜与土茯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叶卵形或宽卵形;叶柄全长的2/3~3/4具狭鞘。总花梗比叶柄长2~4倍;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5~6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1000~18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锡金、印度也有分布。生药栽培:宜在温暖湿润气候地区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条播,行距20cm,深1~2cm。播时需用草木灰或细土拌入种子,混匀后播入条沟内。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揭草管理,苗高10cm时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移植。栽后进行管理,苗高30cm时,需搭架,以利藤茎攀援生长。每年注意中耕除草,追肥1~2次。采集:秋、冬季挖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干燥;或新鲜时切成薄片,干燥。药材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福建、江西、广西、江苏等地亦产。鉴别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突起尖端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时外皮具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粗糙,有粉性。饮片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中间微见维管束点,阳光下观察可见砂砾样的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散出,以水湿润有粘滑感。气微,味淡、涩。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显微根茎横切面,下皮为3~5列黄棕色细胞,排列紧密,壁较厚,木化,有的具纹孔。皮层中散有大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薄细胞径向延长;散列有限外韧维管束,中心分布较密;木质部通常有两个大的导管及数个较小的导管;韧皮部有少数纤维。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184.185)粉末淡棕色,味淡、微涩。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8~48μm,脐点裂缝状、三叉状、二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80μm,直径约至5μm。③石细胞淡棕色或无色,呈矩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长方形或类三角形,边缘稍不平整或有尖突,直径25~128μm,壁厚8~48μm,有的厚薄不匀,孔沟细密并分枝,胞腔宽狭不一。④内皮层细胞(须根)多单个散在,深棕色,呈长条形或长方形,直径约至50μm,壁三边极厚,约至48μm,木化,一边菲薄,孔沟长而不规则分叉。⑤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呈梭形,短者似石细胞,大多一端钝圆,另端尖细,直径22~72μm,壁极厚,有的厚薄不匀或一边稍薄,孔沟短而较密。另可见导管。(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77)理化:取样品粉末5g,加乙醇50ml,于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加稀硫酸20ml,回流水解3小时,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用少量水洗去氯仿中的酸,蒸去氯仿,残渣用少量己烷溶解,点于硅胶G(用7.5%的硝酸银水溶液调匀铺板)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以薯蓣皂甙元、替告皂甙元为对照,展距11cm,用饱和磷钼酸乙醇液喷雾,于110℃烘5分钟,斑点均显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63)。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化学性质含落新妇甙(Astilbin)、黄杞甙(Engeletin)、3-O-咖啡酰莽草酸(3-OCaffeoylshikimicacid)、阿魏酸、莽草酸、β-谷甾醇等。参考文献Diepharmazie1979;34;841。

土茯苓新鲜煲汤可以吗

1、茯苓煲汤是可以的。2、新鲜土茯苓煲汤具有解毒、强身健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是一种寒凉的中药,食用可以缓解体内干热的气滞,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身体热量停滞的人,炖汤能吸收丰富的水分,有利于生津解...

新鲜土伏苓的食用方法

1、土茯苓炖水蛇:祛湿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1片。土茯苓煲草龟:土茯苓15克、草龟250克,加水适量煲汤饮。2、草龟约500克(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鲜土茯苓500克,将土茯苓洗净切小块放入砂锅内...

茯苓适合种植季节,土茯苓什么季节种植的

1、茯苓种植的时间是春季,一般是在3月份种植,这个时候气候是比较温暖的,适合它的生长,一般最晚是5月份种植,它采用的种植方式是种子播种。2、南北方种植时间:南北方种植的时间一般是没有差异的,大概都是在春季...

茯苓适合种植季节,土茯苓什么季节种植的

1、茯苓种植的时间是春季,一般是在3月份种植,这个时候气候是比较温暖的,适合它的生长,一般最晚是5月份种植,它采用的种植方式是种子播种。2、南北方种植时间:南北方种植的时间一般是没有差异的,大概都是在春季...

三种人坚决不能吃土茯苓

1、肾虚的人。肾虚的人不能吃茯苓,因为茯苓具有利尿的作用,而肾虚的人本就多尿,若是再吃茯苓的话,会使得小便次数增多,从而加重肾虚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滑精的症状,所以,肾虚的人不能吃茯苓,就算要...

土茯苓金银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泛应用于各种丹毒疾病的治疗,内外科都经常使用。3、土茯苓功专利湿解毒、利关节,可治梅毒,解汞毒、火毒,热淋尿赤涩痛等。4、现两药组成对药,泡茶服用可增强解毒疗疮之功效。5、附:若用于抗病毒感染,可考虑土茯...

新鲜茯苓是什么样子的(如何辨别真假“茯苓”)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除去赋予表面的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将其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

茯苓产地哪里的最好,茯苓最好的原产地

1、云南、四川两个产地生产的茯苓品质较好,茯苓一般产于华中华南地区,我国主要的茯苓产区有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也有栽培。2、且茯苓上市时间为7-9月份,此时正值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