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相关tags:

药材名称:鼠曲草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鼠耳(《别录》),香茅(《本草拾遗》),米曲、毛耳朵(《纲目》),水菊(《质问本草》),黄花仔草(《纲目拾遗》),水蚁草(《植物名实图考》),清明香(《天宝本草》),追骨风(《南京民间药草》),佛耳草(《脾胃论》)。

基源:为菊科鼠曲草属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原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Gnaphalium mul-ticeps Wall.ex DC.)

历史:鼠曲草中国南方草药。始载《别录》称鼠耳,《本草拾遗》称鼠曲草:“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纲目》:“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和本草描述与商品药材原植物基本一致。《中国药典1977年版》有收载。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自基部分枝斜升,高10~40cm,基部径2~3mm,有沟纹,被白色厚绵毛。叶互生,无柄,茎基部叶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叶,叶片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2~5cm,宽3~10mm,顶端钝圆且具小尖头,基部渐狭稍下延,全缘,两面被白色绵毛;上部叶常较狭,线形或倒披针形。头状花序径2~3mm,在枝顶组成伞房花序,具短梗或近无梗;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总苞钟状,径2~3mm;总苞片2~3层,膜质,有光泽,金黄色,外层的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顶端钝,背面基部具白色绵毛,内层的长匙形,较外层的稍长,顶端钝,有小齿,基部无毛或有白色绵毛;缘花细管状,多数,雌性,长约1.8mm,顶端扩大,具3~4齿;中央花管状,两性,少数,檐部5浅裂,与雌花近等长。瘦果圆柱形,长约0.5mm,有乳头突起;冠毛较花冠稍长或等长,污白色或金黄色,基部联合成2束,易脱落。花果期1~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76页.图6365)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尤以稻田最常见。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河南、华东、华南、西南等省区。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去尽杂质。

鉴别

性状:全草密被灰白色绵毛。根较细,灰棕色。茎常自基部分枝成丛,长15~30cm,直径1~2mm。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叶片呈条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cm,宽0.3~1cm,全缘,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绵毛;质柔软。头状花序顶生,多数,金黄色或棕黄色,舌状花及管状花多已萎落,花托扁平,有舌状花及管状花脱落后的痕迹。气微,味微甘。以色灰白、叶及花多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密被白色绒毛。非腺毛细绒状,长1~2mm,由基细胞和顶细胞组成,基细胞2~4个,单列,宽8~12μm,顶细胞狭而细,为单个细胞,常扭折弯曲,交织成团。腺毛常散在非腺毛间,腺柄较短,为单细胞,腺头卵圆形,约由5~10个细胞组成,内含黄棕色油状物。(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27页.图704页)

理化:取样品粗粉10g,加蒸馏水200ml,在沸水浴中加热提取2小时,过滤,滤液用2N盐酸酸化,酸化液用乙醚提取4次,合并醚液,浓缩,点于0.7%CMC-硅胶G薄层板上,以延胡索酸、苯甲酸、绿原酸为对照品,用苯-甲醇-水(35∶5∶5),展距14.5cm,展开后用0.1%溴酚蓝乙醇液显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28页.图705)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

全草含5%黄酮甙,0.05%挥发油,微量生物碱和甾醇,0.58%的非皂化物,又含维生素B、C、胡萝卜素、叶绿素、树脂、脂肪。花含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甙(Luteolin 4′-β-D-glucoside)、鼠草素、柚皮素-5-甲醚[1,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01。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