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蜕

相关tags:

药材名称:蛇蜕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本经》),龙皮、龙单衣、蛇筋、蛇附(《吴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论》),龙子皮(《别录》),蛇蜕皮(《药性论》),蛇壳、蛇退(《纲目》),龙衣(《分类草药性》),青龙衣(《浙江中药手册》),长虫皮(《河南中药手册》),白龙衣(《山西中药志》)。

基源:为游蛇科锦蛇属动物黑眉锦蛇、王锦蛇、红点锦蛇等多种蛇蜕下的皮膜。游蛇属全世界近100种;中国已知30种,8种供药用。

原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又名黄颔蛇(《纲目》)。王锦蛇Elaphe carinata(Guenther)。红点锦蛇Elaphe rufodorsata(Cantor)

历史:蛇蜕又名龙子衣,始载于《本经》,陶弘景曰:“草中少见虺腹蜕,惟有长者多是赤链黄颔辈,其皮不可辨,但取石上完全者为佳。”可知蛇蜕的原动物非为一种蛇。现今蛇蜕亦不择其蛇种,凡属蛇之蜕皮,均可作蛇蜕入药。

形态:黑眉锦蛇全长约1.7m左右。头部为成对的鳞片,上唇鳞9片,眶前鳞2~3片,眶后鳞2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3片,体鳞微起棱,25~23(25)~19行,腹鳞230~259片,尾下鳞84~105片。体背面橄榄色,有横行黑色的梯状纹,体前段较明显,到体后逐渐不明显。体中部开始有4条纵走的黑带沿伸到尾末端。头部褐黄色,眼后有两条明显的黑纹沿向颈部。腹部淡黄色,有深色点和黑色带。(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067页)

生境与分布:栖息在村落、山地、草地等区,分布很广,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外,均有分布。

王锦蛇全长可达1.8m,头部比颈部稍大,体较粗壮。头背鳞在前额部呈“王”字形,故名王锦蛇。上唇鳞8片,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体鳞23~23~19行。除最外1、2列光滑外,其余都起棱。腹鳞215~226片,肛鳞2裂,尾下鳞84~101对。幼蛇与成体色斑变化甚大,幼蛇通身藉褐色,背面偶有少许棕色点。随着个体逐渐长大,鳞片也随之变为菜花黄色,部分背鳞边缘出现黑色,整体出现黑色网纹。较年老的个体黑色网纹明显,仅背鳞中心为黄白色。(图见《中国动物药》.326页.图314) 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分布较广,除东北及西北地区外,其余各省几乎都有分布。

红点锦蛇体长500~750mm。体型纤长,头略扁平,后部较狭,尾圆长。吻鳞略似三角形,微露于背面,阔为高的2倍,鼻间鳞比前额鳞小,略近三角型,前缘敛缩,前额鳞呈方形,长与鼻间鳞差相等,额鳞单枚,盾形,长度等于其与吻端的距离。眶上鳞呈长三角形,比额鳞更长,颅顶鳞最大。鼻孔圆形,开孔于两鼻鳞间,颊鳞多1片,长胜于高,略呈矩形,眶前鳞单枚,眶后鳞两枚,上唇鳞7片,下唇鳞8片,体鳞21~19~17行,腹鳞165~184片,尾下鳞55~63对,头部有八字黑斑,背部淡红褐色,体侧各有暗黑褐色斑纹的纵走线2条。(图见《中国动物药》.326页.图315)栖息在近水的草丛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

生药

采集:多于4~5月或9~10月在山区地上或树上拾取,抖去泥土,晒干或晾干。药材主产于浙江、广西、四川、江苏、福建、安徽、陕西、云南。

鉴别:商品为圆筒形的半透明皮膜,常压扁或皱缩。背部银灰色或淡棕色,具菱形或椭圆形鳞迹,鳞迹衔接处显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显黄色,鳞迹长方形,覆瓦状排列;内面平滑而富光泽。质轻柔,易破碎,气微腥,味淡。以色白、皮细、条长、粗大、整齐不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加工炮制:酒蛇蜕 取蛇蜕切段,加黄酒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每蛇蜕段100kg,用黄酒15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蛇皮含大量骨胶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C204、C241脂肪酸为主。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