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

相关tags:

药材名称:菝葜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头、假萆薢(《岭南采药录》)。

基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的根状茎。菝葜属约300种,中国产60种和一些变种。

原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S.faurei Lévl.;S.japonica(Kunth.)A.Gray]

历史:菝葜始载于《别录》,云:“其生山野”。《纲目》云:“其茎蔓而坚强,直生有刺,其叶团大,状如马蹄,光泽似柿叶,不类冬青;秋开黄色,结红子,其根甚硬,有硬须如刺”。根据这一段描述以及该书和《植物名实图考》中菝葜的附图,此处所言的菝葜即是上述百合科植物菝葜。

形态:攀援灌木。根状茎横走,竹鞭状,较粗厚,疏生坚硬须根,断后成刺状突起。茎上刺较疏,为倒钩状刺,小枝上几无刺。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2.5~9cm,宽2~7cm,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老枝上叶片长可达15cm,宽可达14cm。花序梗长1~2.5cm或更长;花被片黄绿色,反卷;雄花花被片长约5mm,外轮长椭圆形,较内轮宽,花药近椭圆形,长约1mm,约为花丝长的1/3;雌花花被片长约3mm,子房长卵形,长约1.5mm。浆果红色,直径0.7~1.5cm。花期4~5月,果期8~11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362页.图64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东南及西南等地区。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亦有。

生药

采集:全年或秋末至次春采挖根状茎,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或切片用盐水浸泡数小时蒸熟晒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

鉴别:根状茎不规则块状或扁柱状,有隆起的结节,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稍凹凸不平,有圆锥状突起,先端有坚硬的细根断痕。质极坚实,折断面红棕色,粗纤维性。味微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茎含薯蓣皂甙的原皂甙元A(Prosapogenin A dioscin)、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Methyl Protogracill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 Protodioscin)[2,3]、4-亚甲基-4-甲基谷氨酸(4-Methylene-4-methyl glutamic acid)、4-甲基-4-甲基谷氨酸(4-Methyl-4-methylglutamic acid)、4-羟基-4-甲基谷氨酸(4-Hydroxy-4-methylglutamic acid)、Nα-酰基精氨酸的衍生物(Nα-Acylarginine derives)(如HO2 CCH2 CH(OH)CONHCH(CO2H)(CH2)3NHC(∶NH)NH2)[4,5]、异丝氨酰-S-甲基胱胺亚砜(Isoseryl-S-methylcysteamine sulfoxide)[6]

根含菝葜素(Smilaxin)(1)、异台黄杞甙、齐墩果酸、双氢山柰素、山柰素、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1]

参考文献

[1]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9;16(3):222。
[2] CA 1989;111:208611t。
[3] CA 1990;113:36159z。
[4] Phytochemistry l983;22(1):147。
[5] CA 1984;101:226885h(Agric Biol Chem 1984;48(9):2271)。
[6] CA 1982;97:107046z(Agric Biol Chem 1982;46(6):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