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
相关tags:
药材名称:麦角名称出处:《中国的真菌》概况异名:黑麦乌米(《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麦角菌(《新华本草纲要》)。基源:为麦角科麦角属真菌麦角菌的菌核。原植物: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Fr.)Tul.另有一种也可作麦角入药:拂子麦角C.microcephala(Wall.)Tul.,又名小麦角(《新华本草纲要》)历史:麦角一名由日本传入,见于松村三所撰《植物名汇》(1884年);日本《药局方》沿用此名。形态:菌核圆柱形,角状,稍弯曲,一般长1~2cm,直径3~4mm,生于禾本科植物的子房上,最初柔软,有粘性,成熟后即变硬,质脆,表面呈紫黑色或紫棕色,内部近白色;子座20~30个,从一菌核内生出,下有一很细的柄,大多变曲,白色至褐色,顶端头部近球形,直径1~2mm,红褐色。子囊壳全部埋生于子座内,仅孔口稍突出,烧瓶状,200~250×150~175μm;子囊及侧丝均产生在子囊壳内,子囊很长,呈圆柱状.100~125×4μm;每个子囊内含有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丝状,单细胞,透明无色,50~70×0.6~0.7μm。(图见《中国药用真菌》.21页.图7)生境与分布:寄生于禾本科草类的子房上;其寄主多生长在草原、田野、路旁、荒地及山林间;现多以人工繁殖,在寄主植物上接种或深层培养。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新疆、四川、贵州等地。拂子茅麦角与麦角极为相似,主要区别特征为菌核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其直径不到0.8mm。寄生于多种禾本科植物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生药采集:夏、秋季麦熟时采收,阴干。药材主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鉴别性状:麦角纺锤形,稍弯曲,两端渐尖,长1~4cm,直径2~7mm,具有钝棱及不规则的纵槽各3条;表面灰紫色或黑紫色,有细纵纹,偶见细小横裂纹。质脆,折断面平坦,边缘暗紫色,内部白色或浅红色,中央有时可见星状纹理。气特异,味微辛。显微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外层为数列排列紧密的深紫色菌丝细胞,细胞壁及含有物遇酸显血红色,遇碱显青紫色(麦角红素反应);内面全为无色圆形菌丝细胞,直径3~13μm,壁厚,具较强折光性。本品细胞壁呈甲壳质反应。(图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9页.图8)贮藏:宜保持完整,彻底干燥后,密封,在干燥凉暗处保存。化学性质麦角菌的菌核中含有具强烈生物活性的吲哚类生物碱成分,按其结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麦角毒(Ergotoxin)系生物碱,都是麦角酸(Lysergicacid)的酰胺类衍生物,其中有麦角柯宁碱(Ergocornine)(1)[1]、甲基麦角柯宁碱(O-12’-Methylergocornine)[2]、麦角克碱(Ergocristine)、麦角隐亭碱(Ergocriptine)[1]、甲基麦角隐亭碱(O-12’-Methylergocripitine)[2]、麦角胺(Ergotamine)、麦角生碱(Ergosine)、麦角新碱(Ergometrine)及麦角西碱(Ergosecaline);第二类为相应的麦角异毒(Ergounine)系生物碱,都是异麦角酸(Isolysergicacid)的酰胺类衍生物,其中有麦角异柯宁碱(Ergocorninie)(2)、麦角异克碱(Ergocristinine)、麦角隐宁碱(Ergocriptinine)、麦角异胺(Ergotaminine)、麦角异生碱(Ergosinine)、麦角异新碱(Ergometrinine)麦角异西碱(Ergosecalintne);第三类为棒麦角碱(Clavine)系生物碱,其中有狼尾草麦角碱(Penmclavine)(3)、肋麦角碱(Costaclavine)、裸麦角碱(Secaclavine)、田麦角碱(Agroclavine)、野麦角碱(Elymoclavine)等[1]。此外尚含有4,5-二甲基辛酸(4,5-Dimethyloctanicacid)[3]、麦角甾醇(Ergoster0l)、维生素D1、酪胺(Tyramine)、组胺(Histamine)、胍基乙胺(Agmatine)、二甲胺(Tr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己胺1(Hexylamine)、甜菜碱(Betaine)、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乙酰胆碱、尿嘧啶、麦角色素如黑麦酮酸(Secalonicacid)、金黄麦角酸(Chrysergonicacid)、麦角金素(Ergochrysine)、麦角黄素(Ergoflavine)、棒麦角黄素(Clavoxanthine)、棒麦角玉红素(Clavorubine)等[1]在深层培养的麦角菌菌株231FI中,得到麦角布亭碱(Ergobutime)、麦角布太伦碱(Ergobutyrine)、麦角宾碱(Ergobine)[4]。参考文献[1]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8。[2]JNatProd1987;50(6):1065。[3]JNatProd1987;50(2):335。[4]JNatProd1993;56(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