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茄子
相关tags:
药材名称:地茄子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异名:地茄子草(《中药大辞典》),小铜锤、地钮子(四川),翳子草(贵阳),铜锤草(云南、广西),骂补神(广西侗语),乌金钟(广西苗语)。
基源:为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的全草或果实。铜锤玉带草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有3种。
原植物:铜锤玉带草Pratia nummularia(Lam.)A.Br.et Aschers.〔Pratia begoniifolia(Wall.)Lindl.]
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茎平卧,长12~55cm,被柔毛,不分枝或在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节上生根。叶互生,叶片圆卵形、心形或卵形,长0.8~1.6cm,宽约1.8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叶柄长2~7m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7~3.5cm,无毛;花萼筒坛状,长3~4mm,宽2~3mm,无毛,裂片条状披针形,伸直,长3~4mm,每边缘有2或3个小齿;花冠紫红色、淡紫色、绿色或黄白色,长6~7mm;花冠筒外面无毛,檐部二唇形,裂片5,上唇2裂片,条状披针形,下唇裂片披针形;雄蕊在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下方2枚花药顶端生髯毛。浆果紫红色,椭圆状球形,长1~1.3cm。种子多数,近圆球状,稍压扁,表面有小疣突。(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98页.图6309)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边、路旁、丘陵、低山草坡或疏林中的潮湿地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生药采集: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涩,微温。
功效:固精,顺气,消积,散瘀。
主治:遗精,白带,疝气,疳积,痈肿,金疮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顺气散瘀。治一切头晕,补气,炖肉服。” ②《四川中药志》“顺气,消积,化痰,散瘀血,消痈肿。治金创出血,膀胱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使用注意:《四川中药志》:“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金樱子,治遗精、白带。 ②配刘寄奴,治子宫脱垂。 ③配川楝子、小茴香,治疝气。
方选和验方: 《香港中草药》:“治膀胱疝气:铜锤玉带果实30g,川楝子12g,小茴香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云南中草药》:“治角膜溃疡,铜锤玉带草鲜果实,取汁点眼。” ②《香港中草药》:“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铜锤玉带全草120g,白酒500ml。浸泡2~5天,每服10~15ml,每天服3次。”
食疗:①《四川中药志》:“治子宫脱垂:地茄子,三匹风,刘寄奴。炖猪肚子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小儿疳积:地茄子、柑子刺。蒸猪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