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茄

相关tags:

药材名称:藏茄

名称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唐冲那保(藏药名),樟柳神(青海)。

基源:为茄科山莨菪属植物山莨菪的根及种子。

原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Scopolia tangutica Maxim.),又名唐古特莨菪(《中国植物志》)及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 Link.,et Otto(Scopolia lurida Dunal;Physalis stramonifera Wall.)又名喜马拉雅东莨菪(《中国植物志》)。

历史:《晶珠本草》记载:唐冲那保可杀虫,治炭疽病;根肥大,茎分九枝,叶绿黑而厚,形状像鹰翅,花紫黑色,有毒气味,果荚厚而较坚硬,形状如口袋,内盛许多小而黑、扁平、肾脏形的种子。藏医所用唐冲那保为山莨菪和铃铛子。与上述记载相符,应为其原植物。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粗壮,高40~80(~120)cm。根粗大,肥厚,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30~60cm,直径10~30cm。茎直立或斜升,多数丛生,中部以上多分枝。单叶互生,茎生叶长圆形或狭长圆状卵形,长8~15cm,宽2.5~5cm,先端渐尖,边缘波状或具啮蚀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花紫褐色或紫红色,单生于叶腋,俯垂或直立;花萼钟形,长2.5~4(~6)cm,脉显著粗壮劲直,果期坛大成杯状;花冠钟形,长2.5~3.5cm,顶端5浅裂,花冠筒里面被柔毛;雄蕊5,花丝粗短;子房上位。蒴果球形或近卵形,包藏于宿存的花萼内,中部环裂。种子多数,圆形,略扁平,棕褐色。花果期6~9月。(图见《藏药志》.142页.图6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200~4200m的山坡、村庄附近、路旁、河滩、沟旁及避风向阳的山谷。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

铃铛子与山莨菪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被绒毛和星状毛;花萼密被柔毛,脉弯曲;叶边缘全缘或波状。花期5~7月,果期10~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1分册.图版4∶3)生于海拔3200~4200m的草坡、山地溪旁。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也有。

生药

采集:9~10月采挖根,洗去泥沙,除去外皮,切片晒干,研碎。种子则于果实成熟时采收。药材产于西藏。

鉴别: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顶端根茎粗大而短,具纵沟。主根直径约3~5.6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具细根痕。质坚硬而脆,折断时有粉飞扬。断面淡黄白色或灰棕色,有放射状细小裂隙及同心轮层。粉质,无臭,味苦。

化学性质

山莨菪根含莨菪类生物碱总量1.57%~7.50%,其中莨菪碱为0.20%~1.08%、东莨菪碱0.03%~0.15%、樟柳碱0.16%~0.58%、红古豆碱0.98%~5.68%,还含微量去水阿托品[1],另有文献报道根中还含山莨菪碱[2];叶含总碱0.02%~0.89%,以莨菪碱为主,还含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以及红古豆碱[1]。 铃铛子根含莨菪碱、东莨菪碱、红古豆碱;茎叶、花均含莨菪类生物碱,总量0.15%~0.91%;以莨菪碱为主,含量0.08%~0.73%,东莨菪碱次之,含量0.02%~0.32%;还含微量去水阿托品,莨菪醇等[1]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96。
[2] 中药志.第1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