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相关tags:
药材名称:鹅不食草
名称出处:《食物本草》
概况异名:鸡肠草(《纲目》),鹅不食(《生草药性备要》),石胡荽(《植物名实图考》),二郎草(《四川中药志》),地胡椒(《简易本草》),三节剑(《分类草药性》),山胡椒(《岭南采药录》),砂药草(《江苏植物药材志》),雾水沙(《广东中药》),铁拳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石胡荽的全草。石胡荽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产1种,并入药。
原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Artemisia minima L.)
历史:鹅不食草为少常用或常用中药,其名首见于《食性本草》,《四声本草》称“石胡荽”,《纲目》释名天胡荽、野芫荽等,似与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有混淆,从江西版《纲目》附图看,更不确为本品。《植物名实图考》载石胡荽,有精细附图,可确认所载与现商品药材原植物一致,《中国药典》63年以来各版及《中药志》等所收载均为本种。
形态:一年生小草本。茎多分枝,匍伏,高5~20cm。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7~20mm,宽3~5mm,顶端钝,边缘有少数锯齿,无毛或背面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扁球形,直径约3mm,单生叶腋,无花序梗或极短,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椭圆状披针形,绿色,边缘膜质,外层的较大;缘花细管状,雌性,长约0.2mm,淡绿黄色,顶端2~3浅裂或全缘;中央花管状,两性,长约0.5mm,顶端4深裂,淡紫红色。瘦果椭圆形,长约1mm,具4棱,棱上有长毛,无冠状冠毛。花果期4~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19页.图645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1200m的路旁荒野及阴湿地。中国各地都有分布。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大洋洲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花开放时采收全草,洗净泥土,晒干。药材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也产。
鉴别
性状:全草扭集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质脆,断面黄白色。叶小,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味苦、辛。
显微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略切向延长。栅状组织1列;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下表皮腺毛较多,并有非腺毛,由4~6个细胞组成,长560~750μm,基部细胞直径40~60μm,向上渐小,顶端细胞窄细,扭曲成鞭状。上表皮表面观:壁略波状弯曲。腺毛头部由2个细胞组成,长径32~44μm,短径约20μm,气孔不定式。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壁略厚,外复角质层。皮层细胞5~8列,细胞间隙较大。韧皮部外侧有纤维4~15个成束,弱木化,纤维直径8~16μm,壁厚3~4μm。木质部导管数列,径向排列,木化。射线弱木化。中央有大形髓。(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679、680页.图660、661、662)
理化:取样品适量,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加等量乙醚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棕榈酸、β-蒎烯、α-蒎烯为对照,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距15cm,分别用0.5%溴酚蓝乙醇溶液或5%香草醛浓硫酸显色,于80℃烘5分钟显色,棕榈酸显黄色斑点或β-蒎烯显红色斑点、α-蒎烯显紫色斑点。(图见同上.681页.图663)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全草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树脂、香豆素、内酯、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乙酸蒲公英甾醇酯、蒲公英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山金车二醇(Arnidiol)。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