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
相关tags:
药材名称:犀角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基源:犀科犀属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非洲产黑犀、白犀的角亦做犀角入药。
原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innaeus,又名独角犀(《纲目》)。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又名小独角犀(《中药大辞典》)。苏门犀Rhinoceros surnatrensiis(Fischer),又名双角犀(《中药大辞典》)。黑犀Rhinoceros bicornis L,白犀Rhinoceros simus Burchell
历史:本品首载于《本经》,《纲目》载于第五十一卷。颂曰:“犀似水牛,猪首、大腹、卑脚。脚似象,有三蹄。黑色……有一角、二角、三角者”。时珍曰:“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种,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并有二角,鼻角长而额角短。”综上所述可知古代多种犀入药。
形态:印度犀体格粗壮庞大,体重仅次于大象、河马,身长约3.2~3.5m,肩高达1.8m。头大,颈短,耳长,眼小,鼻孔大。皮肤坚厚,除耳与尾外,完全无毛。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呈楯状,皮肤表面有很多疣状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带紫色。雌雄兽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普通长约30~40cm。四肢粗壮,均3趾。(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23页.5054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亚热带的潮湿、茂密的丛莽草原。分布于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爪哇犀 形状与印度犀相似而较小。皮肤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条褶上下完全连接。本种仅雄兽有角,生于鼻端,角较小,长仅25cm左右。(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23页)生活于热带密林中。分布于爪哇。
苏门犀 体型最小,身长约2.4~2.5m。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上唇不突出。(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23页)生活习性与上种相同。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
生药采集:开枪射杀或陷阱捕获后杀死,将犀角割下即可。犀角为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的角,主产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广角为黑犀、白犀的角,主产于非洲。
鉴别:犀角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cm;表面乌黑色,下部色较浅呈灰褐色。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cm,表面凹凸不平。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9~15cm,深约3cm,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6~7cm,高2~4cm,称“地岗”。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cm,宽11~14cm,灰黑色或棕黑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cm,习称“窝子”,并有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镑片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以色乌黑发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 广角形长大,长可达60cm左右,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尖端细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乌黑色。底盘圆形,窝子较浅,无天沟地岗及马牙边。有腥气。 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长3~13cm,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色较浅,多有纵裂纹。顶端圆形似小馒头,底盘圆形,直径3~9cm,窝子浅,沙底较细。纵部面丝较粗,显顺纹,无绞丝,多灰黑色,镑片多弯曲。味称浊。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主含角蛋白(Keratin)。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snidine derivatives)、甾醇类。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种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