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
相关tags:
药材名称:杜衡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异名:马辛、马蹄细辛、马蹄香(《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细辛属全世界约90种;中国约30种、4变种、1变型,其中药用的有15种。
原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历史:杜衡始载于《别录》云:“杜衡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干。”弘景曰:“根叶都似细辛,惟气小异尔。”恭曰:“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叶似葵,形如马蹄。根似细辛、白前等。”《图经本草》载:“今江淮间皆有之。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下状,高二、三寸,茎如麦稿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茎叶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其根成空,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粗于细辛,微黄白色,味辛,江淮俗呼为马蹄香。”以上形态描述与现今杜衡形态基本相似。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直径1~2mm。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1~3cm,宽1.5~3.5cm,叶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边缘有短毛,叶背浅绿色;叶柄长3~15cm,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各约1cm,边缘有睫毛。花暗紫色,花梗长1~2cm,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cm,直径8~10mm,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长5~7mm,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花期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第542页.图108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m以下林下沟边阴湿地。分布于中国华东、河南南部、湖北、四川东部。
生药采集: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
鉴别
性状:全草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细圆柱形,长约2cm,直径1~3m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有多数环节,下部簇生多数须状根。根长可达7cm,直径1~2mm,表面灰白色或淡棕色,具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叶灰绿色,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宽心形或肾状心形,长与宽各为3~8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叶柄长3~15cm。花常为1~2朵腋生,多皱缩,暗紫色。气芳香,味辛。以根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根横切面:表皮残存;外皮层细胞1列;皮层有淀粉粒,油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4~5原型。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内侧有厚角组织;皮层宽广,含淀粉粒和油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髓部明显。叶的表面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并具类圆形油细胞,上表皮者直径32~40μm,下表皮者直径28~36μm。上表皮叶脉上有由1~4个细胞组成的保护毛,长132~160μm,直径32~40μm,脉间部分保护毛稀疏,形态相同。下表皮无毛。气孔指数20.5~20.7。栅表比3~3.1。(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113页.图113、114、115)
理化:取全草50~100g,切碎,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出挥发油。取一定量挥发油,用乙醚稀释成1∶10的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1,8桉油素、甲基丁香酚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95∶5)为展开剂,展距17.3cm,喷1%香草醛浓硫酸试液显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第114页图116)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后切段,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根含挥发油约1.4%,油的主要组成为黄樟醚(Safrol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香叶烯(Myrcene)、1,8-桉油精(1,8-Cineole)、柠檬烯(Limo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樟脑、龙脑、β-古芸烯(β-Guriun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细辛醚(Asaricin)、异甲基丁香酚(Isomethyleugenol)、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素(Elemicm)、卡枯醇(Kakuol)以及反式异甲基丁香酚(trans-Isomethyleugenol)[1]。另从杜衡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得到杜衡素A(AsaruminA)(1)、杜衡素B(2)、杜衡素C(3)、杜衡素D(4)、榄香素、α-细辛醚(α-Asarone)、亚油酸等7种化合物[2,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8;(9):391。
[2] 生药学杂志(日) 1989;43(3):230。
[3] 中药资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