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

相关tags:

波普名词解释:亦译“波普尔”。英国哲学家。生于奥地利。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定居英国,任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学和哲学系主任,后入英国籍。继承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认为假说不能得到最终的证实,但可以被证伪,科学的目的不再是提高理论概率,而是希望得到具有较高的可检验性程度、较高的可证伪度的理论。一个理论的可检验性、可证伪性越高,它的经验内容就越多,它的概率就越低;科学的目的不仅不要得到概率更高的理论,相反,要得到概率更低,从而内容更丰富的理论。以证伪主义学说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知识增长的动态模式。即认定科学理论不是通过归纳不断地累积,而是经历“问题—尝试性解决—排除错误—新的问题”四段图式得到发展,科学的历史就是四段图式的不断反复的重演。创立“猜测-反驳”的证伪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发现包括猜想和反驳两大阶段。科学家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努力按照可证伪度高的要求提出假说;然后进入反驳,根据经验的确证度高的要求排除错误,使假说得到尽可能严格的检验,保证科学理论达到较高程度的逼真性。还提出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和学说,例如形而上学对科学发展起作用,科学发现属于心理学的范围,试错法等等。后期从科学哲学转向对实在世界的性质和结构的形而上学考察。提出突现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认为实在事物有三个基本类别名词解释:世界1是物理对象,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世界2是主体意识和经验,即主观精神世界;世界3是思想内容,包括问题、理论和批评的议论、科学知识等,即客观精神世界。世界3是“人造的”,但具有独立自主性,有自身发展的逻辑。三个世界的形而上学理论把科学知识的合理重建作为科学哲学的纲领,科学心理学、科学社会学或科学史关于世界是没有发言权的。由此推演出一种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认识论。后期还把批判理性主义和猜测-反驳法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建立社会哲学。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发展不存在规律性,是不可预见的。提出开放社会以及逐步社会工程理论。主张要克服乌托邦主义,放弃设计一种永恒的、终极的社会,对社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是相对的。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又名《科学发展的逻辑》,1934)、《历史主义的贫困》(1957),《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自我及其脑》(1977,与埃克尔斯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