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国民党军阀中,阎锡山最吝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地步。在蒋、阎、冯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候,因为阎锡山拖延不给军饷,作为阎冯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的石友三,在蒋介石许诺100万军饷的利诱下,立马给阎锡山背后...
国民党军阀中,阎锡山最吝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地步。在蒋、阎、冯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候,因为阎锡山拖延不给军饷,作为阎冯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的石友三,在蒋介石许诺100万军饷的利诱下,立马给阎锡山背后...
1.阎锡山和阎万喜是什么关系同一个人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
阎锡山派出一个连的士兵在强行征来的李荣生的住宅内、四周开始挖宝。士兵们掘地三尺挖了一个多月,竟连个宝毛也没挖着!“唉哟!我上了李荣生的当了啊!”阎锡山一拍后脑勺,醒悟过来了。可是李荣生早就溜之大吉了。
抗战时期,有一次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晋绥军高级将领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的时间较长,早过了吃饭时间,大家饥肠辘辘,谁也不敢吭声。终于,阎锡山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摆钟,对大家说:「”今天会议开就到这里,天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无数,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虽然说不上举世无双,但是其地盘是最为稳定的一个。阎锡山执政时期,山西各方面都位居上游,对内推行“六政三事”(水利、蚕桑、植树、禁烟、天足、剪发、种棉、造林、畜牧
文|白孟宸阎锡山对部下的控制力之强,堪称新军阀之冠,绝不亚于蒋介石对黄埔系将领的精神控制。从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前试图抢占上党开始,阎锡山每战必损兵折将,手下将领除上党战役中彭毓斌、晋中战役中日籍元泉福等
阎日“合谋”, “皇军”摇身一变为“黑军” 1945年8月初,就在日本即将投降前夕,“山西王”阎锡山在其临时驻地孝义县瑶圃村秘密会见了一位不速之客——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高桥坦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那混乱程度真的堪比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各路军阀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又以东北王张作霖跟东南王孙传芳的名声最为响亮。但是在这些四处打仗的大军阀中,山西王阎锡山算得上是一个例外。
山西是民国时期的「”全国模范省”,有此赞誉得益于阎锡山的治理。从1911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太原解放,阎锡山岿然不动,稳握山西大权长达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据说,阎锡山的名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