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曾任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重要职务,为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1971年逝世。

周总理曾被赫鲁晓夫钻了空子

赫鲁晓夫患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不治之症。1956年,他在波匈事件上跌了跤子,但并未痛定思痛,猛然回头。1958年,他在度过政治生涯的危机期之后,开始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兜售他的大国沙文主义。赫鲁晓夫先是借口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高清彩色照片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这是苏联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历史学家把这称为“惊动世界的13天”,并把这次访问定位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胜利访问”。责编:王敏打印收藏纠错参

毛泽东一篇评论就把赫鲁晓夫赶下了台真相

核心提示:这时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当时中共中央刚发完“九评”,即《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也正巧在同一天,曾经备受赫鲁晓夫阻止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因此,有很

莫洛托夫为何斗不过赫鲁晓夫

  “旧王已死,新王万岁!”(Leroiestmort,viveleroi!)  这句起源于15世纪的法国格言,同样可以搬用到苏联。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时,至少有6个人有条件扮演“新王”的角色;然

赫鲁晓夫嫌浴缸小

前些年我参加外交部离退休干部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共度重阳”团拜时,一位老同志对我说:“钓鱼台国宾馆是你的半个家。”这句话让我感慨万千。我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约20多年,职责所在,说不清在钓鱼台宾馆接待

揭秘:赫鲁晓夫的两大政治笑柄是真实存在的吗?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他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扬言要“埋葬”西方资本主义,后来到1963年11月6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

谁才是斯大林真正指定的接班人?不是赫鲁晓夫

斯大林逝世后,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人数减为10人,其排名次序为: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米高扬、萨布罗夫、别尔乌辛。排在第一位的马林科夫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可

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援助导弹 苏联援助的插曲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时,已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其首要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仍停滞于落后的农耕方式而错过了工业化大潮,军事上也错过了热兵器、机械化这两个历史发展机遇。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忙于内战,国家始终处于

邓小平舌战赫鲁晓夫: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苏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双方按各自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并进行论战,到19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进一步激化,这种分歧后来扩大到国家关系上:苏联单方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厨房辩论,最终谁赢了

  厨房辩论  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为了这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国民能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