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
相关tags:
太学名词解释:是官学中级别最高的学校。太学是世界教育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公元12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太学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机构,教育的大权为朝廷所把握,利用这一手段进而控制着学术,这是地主阶级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古代学校名。相传先秦地方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国家的大学称为学,即太学。汉朝初年,因战争造成的困难,使学校教育不够发达。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建议兴学养士,被汉武帝采纳。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朝廷为博士弟子员兴建学校,称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五十人,免其徭役、赋税,由太常选 * 年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者充任。再由郡国举荐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随上计吏至京师,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年之后,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为郎中。不努力学习与才能低下,不能通一艺者,则罢免,而以优秀者补充。太学教师主要是五经博士,教材以儒家五经为主。从此,学校教育与官禄仕途联系在一起,学校成为培养、选拔官吏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