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
相关tags:
诚名词解释:中国伦理思想史范畴。本义谓诚实不欺或真实无妄。先秦思孟学派着重阐发其哲学、伦理学含义。子思说名词解释:“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又说名词解释:“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同上)认为“诚”是天道的本质,世界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主张圣人以诚为性,自有明善的本能,“自诚明,谓之性”;贤人则通过学、问、思、辩而“明乎善”,从而达到诚的境界,“自明诚,谓之教”。强调“惟天下至诚”,就能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同上)“诚”作为道德意识,既“可以前知”,又“至诚如神”合天人为一,起着赞助天地化育的作用,“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孟子则据子思之意再加发挥,提出“诚身有道”的观念,又说名词解释:“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同上)认为“诚”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以此行德,必能感动别人。“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以达到“诚”的境界为最大的快乐。战国末荀子以“诚”为天地四时“有常”的根据。“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荀子·不苟》)君子修养也当“致诚”,“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强调名词解释:“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同上)《大学》言“诚”,重在“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以此作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唐李翱援佛入儒,发挥了《中庸》的思想。“诚者,定也,不动也。”(《复性书》中)是心处于“动静皆离,寂然不动”的至静状态。并视其为“圣人之性”。又说名词解释:“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是诚之明也。”(《复性书》中)主张通过“灭情复性”达到“诚”。其说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北宋周敦颐将“诚”纳入《易传》的宇宙论体系。提出“以诚为本”的命题。“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通书·诚上》)“诚”既是宇宙的精神实体,又是道德的本原。“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而唯有通过“无欲”、“主静”才能达到“诚”的境界。张载提出名词解释:“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正蒙·诚明》)认为“至诚,天性也”(《正蒙·乾称下》),“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同上)“故君子诚之为贵”(《正蒙·诚明》)。二程用以为养心之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遗书》卷二上)朱熹则断言名词解释:“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认为圣人“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中庸章句》)。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诚者,天之道也,阴阳有实之谓诚”(《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是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张子正蒙注·诚明篇》)用以表述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而人者诚实无妄,“则循物无违而与天同化”(同上),“一乎诚,则尽人道以合天德”(《读四书大全说》卷三),从唯物主义角度,批判地改造了传统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