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

相关tags:

宁远名词解释:古城名。
即今辽宁省兴城县城。辽置兴城县(旧治在今兴城县城南),元省。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置宁远卫于此,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改为宁远州。
1913年废州,降为宁远县,次年改名兴城县。宁远卫城分外城、内城。内城为正方形,城壁外用青砖内用石块砌成,南北长825.5米,东西宽803.7米,城墙全高10.1米,女墙高1.7米。
城有四门,上有城楼。门外筑瓮城,以固防守。城内中心另有鼓楼一座。宁远卫为明代在山海关外的重要军事据点、边防重镇,着名大将袁崇焕曾驻守于此,屡败清军。
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清太祖)领兵13万围攻宁远,袁崇焕坚守待敌,击败清兵。次年5月,清太宗皇太极率兵进围绵州不克,再次围攻宁远,又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捷”。

抱憾宁远的三桂

上篇谁是你的敌人1夏月十二日,午时,蓟辽督师府的气氛骤然紧张,众人屏住呼吸,听探哨一报再报:八旗军西渡辽河,正穿越宁远城东;八旗军至首山与螺峰山隘口;八旗军在城北五里处设扎大营。督师端坐大堂,喝令左右

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

少年坎坷乱世立志,宁远兵败抑郁而死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明建州左卫女真贵族塔克世家中降生了一个男孩。他长得龙颜凤目,伟躯大耳,声若洪钟。加之他又是塔克世家中的第一个男孩,父母对他非常钟爱,这个男孩就是努尔哈赤。一、少年坎

祖大寿简介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将,后降清。1628年(明崇祯元年),祖大寿因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派驻守锦州。祖大寿后

饭局2500块

皇亲田宏遇从苏州买下陈圆圆带到北京后田就死了。有人说吴三桂“闻陈圆圆艳名,派人到京从田府将她买去,送往宁远。她到了宁远后,心情抑郁,又过不惯关外生活,不久病死”。大顺军进入北京时她已在宁远早死。也有人

助明军取得宁远大捷 徐光启曾提倡启引进红夷大炮

徐光启确实有在党争中中立超然、全身而退的智慧,但这并非简单的一句精明可以涵括,其实他之所以全身而退,和他遭到诬蔑时候的独持异见、据理力争和清介廉洁、克己奉公的为官之道都有着很大的关联。泛读《明史·徐光...

永州血鸭的历史

1.“宁远血鸭”的来历与大家都在争“赤壁”、争“花果山”一样,血鸭也在被争抢。我们愿意叫它“宁远血鸭”,而湖南的菜馆更多叫它“永州血鸭”;江西叫“莲花血鸭”,而广西叫“全州血鸭”;据说法国巴黎也是有血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被围了,他就调集部队"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