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锁
相关tags:
长命锁名词解释: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生育、养育规律知之甚少。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
因此喜获麟儿,自然高兴非常,相当珍重。
而对于祖父母辈及老来得子嗣者就更是爱若掌珠。
为了能使孩子平安顺利的长大成人,在迷信思想的支配下,人们想出各种消灾福佑的办法,带长命锁便是种。
长命锁是挂在项间的锁形饰物,借超自然力量以保佩带者长寿。
长命锁一般由白银制作,但也因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而异,或金或铜不等。
长命锁有的两面镌字,亦有单面镌字的,不外长命百岁”、“富贵安乐”之类。
长命锁有的自已制作,也有满月时由前来朝贺的至亲赠送的,主要由孩子干爹干娘赠送。
其中以百家锁”为贵,取百家福佑之意。
北平称为“化百家锁”,由幼儿家庭派人沿大街小巷乞讨,每家一文钱,然后凑起来给幼儿打锁戴上。
因为乞丐的钱是向多家乞讨而来的,因此亦有向乞丐换钱给孩子打锁的。
江南一带亦有“百家锁”,但乞钱方法和北平有异。
如江西:“凑百家锁一事,尤为全赣之通行。
其法以白米七粒,红茶七叶,以红纸裹之,总计二、三百包,散给亲友。
收回时,须备钱数百文或数十文不等。
将集成之钱,购一银锁(正面镌‘百家宝锁’,反面镌‘长命富贵’),系于小孩颈上,即为之百家锁,谓佩之可以保延寿命云云。
”(《中华全国风俗总志》下篇卷五39页)长命锁由“长命缕“百索”演变进化而来。
汉时民族于五月五日,以五色朱索饰门户,以避恶气。
后代便于此日用五色线带小儿颈上,以避不祥,谓之“百索”,亦名“长命缕”。
《事物纪原》引晋周处《风土记》曰:“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鬼气,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口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名续命缕。
”又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小儿周岁,项带五色彩丝绳,名曰“百索’”。
长命缕为丝制而成,不若金银经久耐磨,亦不如金银光彩闪烁,耀人眼目,故由丝织而金银,亦在情理之中。
根据古代小说描述看,在明代长命锁还未形成现在的形状,也不是至亲而是寄名干爹赠送的。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写西门庆儿子官哥儿满月情景甚详。
官哥儿是西门庆第一个孩子,且是“甚是白净的”男孩,西门庆自然“心中十分喜欢”,恰巧此时西门庆又得了五品金吾卫副千户之职,喜上加喜,得官在儿子之后,似乎官也由儿子带来,对L子的喜爱更异于常,人、财、运三旺。
因此作满月时,大肆铺排,不唯他平日所交酒肉朋友前来凑趣,就是很有权势的薛、刘公公、尚举人、周守备等亦来庆贺。
所送礼物自然不少,“伯爵与希大每人袖中掏出一方锦缎兜肚一一上着一个小银坠儿,惟应伯爵是一柳五色线,上穿着十数文长命钱。
”薛公公送的是“闪红官缎一匹,福寿康宁镀金银钱四个,追金沥粉影画寿星博郎鼓儿一个、银八宝二两。
”唯独没有长命锁。
后来酉门庆为了儿子少灾少病,送了不少礼物,将儿子寄于玉皇庙主持吴道官名下为弟子。
吴道官送给官哥儿的除了一身道士衣服鞋帽外,再就是“根黄绒线绦,一道三宝位下的黄线索,一道子孙娘娘面前紫线索,一付银项圈条脱,刻着‘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没有长命锁。
从《金瓶梅》对当时风物细致入微的描绘看,非作者疏忽遗漏是可以肯定的。
这些礼物唯银项圈条脱和长命锁类似,但尚不能断定它便是长命锁。
到了清代,情况已有了明显的变化,《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第一次正式登场,也是林黛玉与贾宝玉首次见面,曹雪芹不惜笔墨写了贾宝玉的形象:“及至进来,原来是一个青年公子,头上带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习俗二龙抢珠金抹额,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宝玉换了衣服后,作者才写了他另外还佩戴着的东西。
“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这里的“寄名锁”便是长命锁可知此时已有了长命锁,但此时的长命锁和后来的长命锁,还不完全相同,那是要由寄名的僧道赠送的。
后来发展了,便自已打制或购买,或至亲(舅父、外祖父)、干爹干娘赠送。
亦可推出前《金瓶梅》中官哥儿所得的银项圈条脱,是长命缕、百索与后来长命锁中间的过渡物。
后来它一分为,一变为纯粹的项圈变为长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