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

相关tags:

马鹿
识别特征
大型鹿类,体重200余kg,最大可达250kg。身长200cm余,肩高100cm多。雄鹿有角、眉叉从角基部伸出,第二叉紧接眉叉之上,共4~6叉,多
达8叉。毛色均匀,冬毛棕灰色。成兽体侧无花斑。臀斑大而明显,呈浅赭黄色,其上缘及外缘为棕黑色。初生小鹿体侧各有4~5行白色斑纹,当第一次换毛时即消失。
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西北、华北及西藏;国外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中欧、西北非以及北美等地,并已引种到了新西兰。我国记载有8个亚
种:西藏亚种(C.e.wallichi)、东北亚种(C.e.xanthopygus)、天山(北疆亚种)(C.e.songaricus)、塔里木(南疆亚种)(C.e.yarkandensis)、阿尔泰亚种(C.e.sibiricus)、甘肃亚种(C.e.kansuensis)、川西亚种(C.e.macneilli)、宁夏亚种(C.e.alashanicus)。
生境与习性
喜栖息于大面积的针阔叶混交林、林间草地、高山森林草原,甚至活动于稀疏灌丛,或进入荒漠草原,或下至溪谷沿岸活动。塔里木马鹿还栖息于暖温带荒漠的胡杨林、芦苇及红柳丛中。分布高度
在西藏常在海拔4000m左右。活动范围随季节不同而异。夏季,多在高山阴坡,或林中北坡河谷附近活动,这样的环境较通风凉爽,蚊、蚋、虻等吸血昆虫较少干扰。冬季由高处往下迁移至向阳的坡地或避风的山谷。春秋季节,喜在森林的边缘、林间空地,早春爱在向阳的斜坡,特别是火烧迹地和采伐迹地,草木萌发较早的地方栖息。非生殖季节,
雄鹿独栖或2~3只一起。雌鹿与幼鹿常3~5只结成家族群,各亚种不尽一致。通常在白天它们多隐蔽于密林中,晨昏前后活动频繁,但在夜间和白天也活动,特别是在冬季。夏季酷热时,常到山谷小
溪或河中洗澡。无溪之处,则到山谷低洼湿地或林缘烂泥塘躺卧,这样可防暑降温和防止昆虫叮咬。它们所活动的各种生境都有食物基地,食物种类十分广泛,随季节和地区有很大的变化。早春吃榆、桦、柳、杨嫩枝幼叶,特别是榆树皮和刺五加等。夏季以各种青草、灌丛及林木的枝叶为食,在塔里木还吃胡杨、芦苇、沙枣、骆驼刺等。秋季吃各种山果、蘑菇,甚或至林缘耕作地带吃瓜菜和庄稼。冬季主要以柞树叶、橡子、榛子和各种枯草为食。早春开始喜舔食盐碱地皮,有时甚至吃碱泥,或饮矿化的泉水,这可能与它们冬季缺盐,繁殖等季节
性生理节律有关。9~10月间发情交配,成年雄兽间争偶现象剧烈,以致造成伤亡。妊娠期约8个月,次年6~7月产仔。通常产1仔,偶尔产2仔。
种群现状
据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调查,在黑龙江
1974~1976年约有3.6万只,1990年增长到4.5万只。谷景和、高行宜(1987)于1986年对新疆马鹿数量统计,在塔里木河下游流域约有1.5万只,用鹿角统计推算天山东部约有2万只,天山中、西部约有7
万只,阿尔泰山约有3 万只,全省共计约13.5万
只。西藏有白臀鹿1000余只。四川西北高原地区各大山周围各有几群,估计约为2000只左右。青海南部估计约有数百只。三省总计约4000只左右。但高
行宜(1990)提供最近2年调查资料,表明近年呈下降趋势。到1988年仅4.9~5.8万只,下降了60%。青海唐古拉山地路线调查,每km2有0.042只。估计
全国接近20万只。
致危因素
近年来随着鹿茸、鹿角价格暴涨,刺激养鹿业发展,过量捕捉野生的鹿。在新疆塔里木地区,每年捕捉野生仔鹿达2000只左右,使野生种群由原来
的1.5万只,下降到4~5千只。致使该亚种已处于濒危状态。西藏亚种,据西藏林业科技人员50~60
年代调查记载,错那、隆子一带那时分布数量较多,常见5~7只结群活动,80年代仍有人猎捕过,近年已很少见,偶尔见1~2只活动,使该亚种接近绝灭。近年在新疆有些地方已出现武装团伙盗猎活动,使阿尔泰马鹿已由70年代的近10万只下降到
目前仅约4万只左右。东北马鹿在小兴安岭南坡由
70年代9117只到1990年降至6149只,老爷岭和张
广才岭在1975年有13062只到1990年为5118只。
加上栖息地的破坏现象,迄今尚未完全制止,使分散的小种群逐渐消失。黑龙江省的马鹿种群数量呈增长的趋势,是因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坡和完达山林区开发时间晚、生境条件好、人口密度低、边远闭塞、狩猎活动原始,人类的活动没有对这些地区的马鹿的生存构成威胁,完达山地区近15年
来,马鹿增加52.8%左右。但是小兴安岭南坡、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的马鹿资源则在减少,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高度发展,森林资源过度消耗,人口增多,森林覆盖面积下降,马鹿的栖息地面积减少。
据1985年统计,该地区天然林面积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采伐量超过生长量的30%还多,全区已有50%的林业资源枯竭。
饲养情况
由于马鹿的经济价值很大,不下百种的中成药有鹿产品,皮可制革,肉味鲜美,故在全国各地都建立有养鹿场或半散放场,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仅黑龙江省饲养的马鹿就达五万余只,新疆现
有野生马鹿4.9~5.8万只,饲养的有1.65万只,全国饲养的数量可能在20万只以上,与野生马鹿相近。在养鹿业中应重视育种工作,提高其繁殖力,
条件好的鹿场,尚未建立起繁殖基地,以致不少鹿场仍不断地从野外捕捉幼鹿,或饲养,或进入商品市场。
现有保护措施
马鹿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控制其捕捉利用,其数量在一些地方已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如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坡,1975年为3828只,到1990年已增加至17616只。完达山1975年
为10541只,到1990年增加为16111只。驯化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进行了科学总结,养鹿业逐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省区通过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和坚决制止乱捕滥猎和倒卖走私珍稀野生动物的宣传、贯彻,对猎捕已严加控制。市场和交通部门已加强管理,对从野外猎捕的成兽产品和幼兽活体予以追究,或经济制裁或诉讼法办。
现有保护区有:
七星砬子保护区(黑龙江)、乌底河保护区(黑龙江)、类乌旗保护区(西藏)等。
保护措施建议
作为一项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应制订科学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对策和规划,以便进一步因地制宜的管理和控制利用,制止盗伐和对马鹿生境开垦以及过伐,以确保它们恢复到正向增长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从栖息地保护和种群动态角度进行管理。加强对野生马鹿种群生态及资源持续利用的研究。在全面评估其分布和种群趋势的基础上,有必要考虑增设保护区,以保护濒危的亚种。在大部分森林地区,可考虑发展养鹿业,以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可尝试保护、科研及经营相结合,合理保护,允许定额狩猎,或划定一定区域作为狩猎场,对外开放,使马鹿种群既能增长,也能提高经济效益。养鹿业方面还可进一步开展驯养育种研究,使之能自繁自养,不从或少从野外捕捉幼鹿,使马鹿资源进一步为国家创造财富。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属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马鹿塘乡马鹿塘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4.50公里,国土面积24.30平方公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属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马鹿塘乡马鹿塘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4.50公里,国土面积24.30平方公

马鹿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村介绍

马鹿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村介绍属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两河口镇马鹿村座落在赤水市两河口乡的东南部,东与元厚镇接壤,南与习水前园村毗邻,西与四州省黄荆乡相望,北与盘龙村交界。从两河口起途经盘龙、坍水桥到马鹿

马鹿寨村属于哪个镇?马鹿寨村介绍

马鹿寨村属于哪个镇?马鹿寨村介绍属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马鹿寨村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427100207,居民

马鹿寨村属于哪个镇?马鹿寨村介绍

马鹿寨村属于哪个镇?马鹿寨村介绍属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马鹿寨村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427100207,居民

马鹿沟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沟村介绍

马鹿沟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沟村介绍属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寨镇马鹿沟村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寨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1231062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1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属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坪乡马鹿塘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0.00公里,面积67.12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9.4

马鹿沟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沟村介绍

马鹿沟村属于哪个镇?马鹿沟村介绍属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寨镇马鹿沟村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寨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1231062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1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

马鹿塘村属于哪个乡乡?马鹿塘村介绍属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坪乡马鹿塘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0.00公里,面积67.12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9.4

马鹿社区属于哪个乡乡?马鹿社区介绍

马鹿社区属于哪个乡乡?马鹿社区介绍属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马鹿社区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30427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