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岛列岛

相关tags:


在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古称登州,今叫蓬莱。
从蓬莱之丹崖山上极目远眺,但见茫茫沧海之上,淼淼烟波之中,撒落着一群苍翠如黛的岛屿,宛若镶嵌在碧波上的颗颗宝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海上仙境”的美丽岛群——庙岛列岛。
庙岛列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由大小 30 多个岛屿组成。自北向南,可分为三个岛群:北岛群有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和大钦岛、小钦岛等;中岛群育砣矶岛、高山岛、砣矶岛等;南岛群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最大,面积为 20.4 平方公里。庙岛列岛属山东省,为渤海门户,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军事要道。
庙岛列岛,古有蓬菜、方丈、瀛州海上三神山之称。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曾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丹崖山畔,望海中神山,乞求长生。有海市时,长山的形状又变幻奠定,方士们就对皇帝说海中有仙山,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站在蓬莱海岸上,北望长山诸岛,不由得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为一个虚幻缥缈、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
庙岛列岛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曾考证:早在旧石器晚期,即约 1 万多年前,这里便有人居住。商代时人们在此穴居的遗址、古人的墓葬贝塚、古城墙土城的废墟  均有出土和发现,证明庙岛列岛具有悠久的历史。
庙岛列岛迷人的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这里有著名的海上幻景——海市蜃楼;有各种海蚀地貌和海滩;有石岛、鸟岛、野兔岛、蝮蛇岛等;有各种海产品和工艺美术品;更有迷人的海景和宜人的气候  。在诸多景色中,以海市蜃楼最为奇特罕见。据历年的记载报道,出现海市蜃楼最多的是长岛一带,如在 1981 年和 1984 年分别在庙岛、大钦岛出现了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象。不仅可见岛屿上的层层山峦、丛丛绿树,而且可见岛屿上的建筑物、街道、车辆、游人等,出现在海面之上的半空之中。
那么,如此奇丽的海市蜃楼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海市蜃楼是大自然的一种光学现象,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当近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层中,存在着几层不同折射率的空气层,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与弯曲,使得原来直线传播的光线,变为折线传播,产生全反射现象,因此,远处本来不能看见的“市楼”,现在可以见到了。古人因不知其因,误认为这种幻景是由蜃吐气而成的。据说蜃是一种蛟,能吞云吐雾,故称其为海市蜃楼。
由于海市蜃楼的形成条件较为特殊,所以平时极为罕见,游人难得去蓬莱及庙岛列岛一趟,更是不易看见海市蜃楼现象。但是,据以前的有关记载,海市蜃楼的出现也不是一点规律没有,而是可以初步掌握其出现最多的时间。大多海市蜃楼出现在盛夏的 7 月份左右。尤当雨过天晴,海面上还有云雾海气,刮起微微的东北风时,最有可能出现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观。
古人对海市蜃楼早有记载和赞美。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一书中,对蓬菜海市蜃楼现象作了科学描述:“登川海中,时有云气,如官室、台楼、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亦曾作诗吟海市奇景:
东方云海空复空,
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
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
敢以耳目烦神巧,
据传,苏东坡登蓬莱阁时,不是海市出现时节,东坡也不曾观赏到海市奇景,这首《咏海市》诗,是根据人们传说而作的。经过诗人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加工,好像写的如真一般,何况苏东坡系一代名豪大家,故此诗仍被镌刻于蓬莱阁的石壁之上,传至后世。
海蚀地貌奇观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威武的雄狮,昂首伏波;有的像一对情侣摩肩擦臂,亲密无间;有的像窈窕少女,凝神静坐,若有所思  这些奇礁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透,神韵各具,形成了庙岛列岛的奇景。
海滩之景,以北长山岛上的半月湾为最,此湾内卵石浑圆,有的洁白如美玉,有的鲜红如玛瑙,有的橙黄如蜜桔,有的绛紫如雕檀,有的晶莹如琥珀,有的漆黑如黛墨。颗颗卵石,均为佳品。至于大黑山岛的蝮蛇和古墓,砣矶岛上的石块,大、小竹岛的翠竹,车由岛上的鸟群,大钦岛上的蝎子等等,均是岛岛有景,景景各异。
如此奇美的庙岛列岛是怎样形成的呢?据考证,庙岛列岛原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与大陆连接在一起,后因地壳运动,山地海面升降的变化,造成了庙岛列岛与大陆的分离,成为海中之岛群。组成庙岛列岛的主要岩层是震旦系的变质岩,局部有燕山期的花岗斑岩,在大黑山岛的顶部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的玄武岩。在构造上,这些岛屿排列在北北东向的断裂带上,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它们大抵与渤海海峡断陷同一时期形成,可能为第四纪时期。在各岛上,还见有第四系堆积物,如中更新统的红色坡堆积物,上更新统的黄土堆积,黄土以大钦岛、大黑山岛保存最为完好,其上限达到海拔 60 米左右,黄土中夹有海相和陆相软体动物化石。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黄、渤海海底变为陆地,庙岛列岛只是陆地上的小丘。在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海底,发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型食草动物残骸,也证明了这一点。冰后期海侵以来,庙岛列岛地处潮流、海流的进出通道,海底受到了强烈冲刷,在老铁山水道的最大深度可达 79 米。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蕴育了丰富多采的海边寄景;宜人的气候和洁净的海水,生长了众多的海生动物和植物。庙岛列岛地处渤、黄两海之间,是多种鱼虾回游的必经之地,有对虾、鲃鱼、鲐鱼、刀鱼、鲈鱼、鲳鱼、鲆鲽、黄花、螃蟹等 20 多种主要经济鱼类。加上庙岛列岛海域辽阔,港湾众多,水质肥沃,是一个良好的天然海上牧场,盛产海带、紫菜、裙带菜、贝类等贝藻生物。珍贵的海产品有鲍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之冠。扇贝也是一种珍贵贝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是食用和医用的良好海产品,经济价值极高。扇贝的闭壳肌,制干后就成为干贝,是美味佳肴。此外,海参、海胆也是十分珍贵的海产品。海参营养丰富,可以补胃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治病健身、延年益寿等,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中珍品。海胆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
是人们喜爱的观赏动物。
庙岛庙岛,古称沙门岛,因古时此岛是囚禁犯人的地方。北宋宣和四年(1122 年),岛上渔人为求海神保佑,在沙门岛凤凰山前修建了天后宫,又称娘娘庙,庙岛之名即由此而来。
庙岛之东、北、西三侧,均有一些岛屿分布。它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形,形成了一个阔大的海上塘湾。塘湾内常常是风平浪静,古称庙岛塘,塘内港口是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港口之一。围绕庙岛的三面岛屿各有特色:东面是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两岛之间有一坝相连,即玉石街,宛若兄弟俩,手牵着手,形影相随。在北长山岛的北端,岬角突然转向西,耸起一个山头,临海处尽是高崖危壁,十分险峻,和它对峙的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圆圆小岛,即太阳岛,俗称烧饼岛。两岛之间有一海峡,为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路,号称珍珠门。再西,即是螳螂岛、犁犋把岛、小黑山岛,排成一字长蛇阵,成为北面的屏障。与小黑山岛鸡犬之声相闻的是大黑山岛,它像一只卧虎,一只爪子向东伸出,即是有名的虎爪崖。它俯伏于湛蓝色海中的身躯,渐渐向南,最后将虎尾一甩,弯成了南北方向,在那里是一溜儿沙岗,十分漂亮。沙岗上的沙子粒细质软,在阳光下闪出光亮,惹人喜爱。在沙岗的尾端有一个礁砣,岿然屹立在海中。
在庙岛上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山前村,另一个和岛屿同名。村庄的盛衰,与庙岛塘海港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从前,登州曾是我国重要港口,登州水域之内,曾是桅杆林立,歌舞达旦的富贵繁华地,一时商船来往骤多,港口向海面平静、水深良好的庙岛塘发展。于是庙岛塘便成了登州的外港。庙岛之经济亦随之愈加发达起来,南来北往的各地经商之人,有的就定居在庙岛而成为当地人了。
最热闹的场面是每年夏间的“海神娘娘”庙会。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在娘娘庙前的戏楼上开演戏文,往往一演就是七八天,十来天,有时竟长达
29  多天!庙会期间的盛况,将南来北往的船客吸引住了,纷纷在庙岛上驻足观赏。附近的船也纷纷前来,一清早航行至庙岛,一直闹至深夜戏散,才点上灯笼,各自摇桨归家。
庙岛上的这座娘娘庙,又称天后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 年),明崇祯元年(1628 年)又扩建,有前殿、后殿、山门、钟楼、鼓楼及戏楼等建筑,共占地 90 亩。门前正上方,有咸丰皇帝亲笔题的“神功济运”匾额。海神娘娘铜像即正居暖阁之内的龙墩上,暖阁里,4 尊侍女;暖阁外,4 尊妃女;还有 12 尊巨大的站班。这些塑像多是宋、元时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碑碣、铜鼎、壁画、船模等,是研究我国航海史的重要资料。由大殿到后官组成的后院,二者之间有串廊联结,后宫内塑像与大殿的大体相同,但这里有巨大的铜像,2 米多高的青铜穿衣镜及爵、鼎等铜制用品。现在,又新收宗了不少文物,如邓世昌当年在致远舰上用过的大铁锚,有数百年前的缆绳等,成了长岛县航海历史博物馆了。
在庙岛诸多的旅游景观中,最吸引人也是最为罕见的要数海市蜃楼现象了。每年夏季来临,是观赏海市蜃楼现象的有利时机。虽然对大多数旋游者来说,要观赏到海市蜃楼是十分难得的,但若有运气的话,并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地方,有时还是可能观赏到海市蜃楼这一大自然中的神奇景色的。
记得 1981 年农历七月初七下午,当时天气晴朗,海凤微拂,波浪不起,海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刹那间,在庙岛南侧的海面上空,隐隐约约
现出了两个小岛。岛上道路蜿蜒,楼阁清晰,峰峦叠起,林木葱茏,蔚为奇观。人在楼阁之中出没,车在街道之上奔驰,溪水在峰峦之间流淌,花在丛林之中争艳,宛若仙境,却又历历在目,清晰可辨,高高悬在半空之中,令游人叹为观止矣!这次海市蜃楼历时长达 40 多分钟,当时的游人真是眼福非浅。
据最近报道,1988 年 6 月 17 日下午 14 时 20 分至 19 时,在蓬莱阁对面长达 100 多公里的海域内,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是从未见过的岛屿,忽而见高大的烟囱和高楼大厦,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现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山东电视台作了实地拍摄,记录下了这一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如今,在庙岛的港湾内,还开辟了不少水域,以养殖扇贝等海产品,既为庙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庙岛增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点。

名胜古迹 中国名岛 5.庙岛列岛

  在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古称登州,今叫蓬莱。从蓬莱之丹崖山上极目远眺,但见茫茫沧海之上,森森烟波之中,撒落着一群苍翠如黛的岛屿,宛若镶嵌在碧波上的颗颗宝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l

庙岛群岛(MiaodaoQundao)

中国渤海门户,海防要地。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南与蓬莱相望,北和大连市老铁山相峙,扼据渤海海峡,当黄海、渤海分界处,形势险要。所属18岛屿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岛群:南岛群包括南、北长山岛、庙岛和大

庙岛群岛(MiaodaoQundao)

中国渤海门户,海防要地。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南与蓬莱相望,北和大连市老铁山相峙,扼据渤海海峡,当黄海、渤海分界处,形势险要。所属18岛屿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岛群:南岛群包括南、北长山岛、庙岛和大

嵘泅列岛

嵘泅列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南面是有“东海蓬莱”之称的岱山岛,北侧离上海只有30多海里的距离,是我国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最东面的列岛。嵘泅列岛岸线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滩地类型复杂多样,山甲角岩礁突儿海中,

嵘泅列岛

嵘泅列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南面是有“东海蓬莱”之称的岱山岛,北侧离上海只有30多海里的距离,是我国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最东面的列岛。嵘泅列岛岸线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滩地类型复杂多样,山甲角岩礁突儿海中,

洞头列岛

洞头列岛位于浙南与闽东交接处的海面上,它由103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故又称百岛之乡。洞头列岛处于我国沿海中间位置,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十分宜人。由于海蚀作用强大,海蚀地貌十分发育,形成了众多

洞头列岛

洞头列岛位于浙南与闽东交接处的海面上,它由103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故又称百岛之乡。洞头列岛处于我国沿海中间位置,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十分宜人。由于海蚀作用强大,海蚀地貌十分发育,形成了众多

名胜古迹 中国名岛 29.南鹿列岛

  以往由于调查、开发、交通、宣传等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风景岛屿至今仍鲜为人知。这里介绍的南鹿列岛,就是这样一个景色优美然而仍默默无闻的列岛。   南鹿列岛位于浙江南部的敖江口外,属平阳县管辖,

名胜古迹 中国名岛 13.嵘泅列岛

  嵘泅列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南面是有“东海蓬莱”之称的岱山岛,北侧离上海只有30多海里的距离,是我国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最东面的列岛。   嵘泅列岛岸线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滩

名胜古迹 中国名岛 28.洞头列岛

  洞头列岛位于浙南与闽东交接处的海面上,它由103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故又称百岛之乡。   洞头列岛处于我国沿海中间位置,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十分宜人。由于海蚀作用强大,海蚀地貌十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