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
相关tags:
认识论名词解释: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标准等等。人类从它形成开始,就未曾停止过认识。但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和研究,并形成作为哲学组成部分的认识论,则是同哲学的产生相联系。哲学基本问题与认识论关系十分密切,是研究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由于对这一前提和出发点解决不一样,形成了各派认识论的根本对立和分歧,由此引出不同的认识论结论。唯心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这个前提出发,主张认识是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是对“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是主观自生的“感觉和经验”(贝克莱)等等,把认识的对象看作是感觉、经验和观念本身。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出于天”或“吾心固有”的。孔丘的“生而知之”,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董仲舒的“圣人发天意”,禅宗的“顿悟”,韩愈的“天授人以贤圣才能”,朱熹的“即物穷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等等,都是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这一前提出发,并把反映论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认识论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哲学史上还有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怀疑,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如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不相信我们感官向我们作出的提示,不承认在感觉之外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或把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在对客观的现象认识上。在认识论上,除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外,还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把认识看做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对“反映”的理解是机械的、消极的。它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不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上,不从革命能动的反映论去理解人的认识运动,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问题。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路线,否定唯物论的反映论,但他们研究认识的历史发展形式,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运动过程,这是其合理之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原理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提到第一的地位,使反映原理和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才真正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也才真正能使认识的能动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19世纪末以来,现代西方哲学各派对认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也众说纷纭。有的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有的否定或歪曲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有的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有的调和科学和宗教,走向信仰主义。然而,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特别是那些注意利用现代科学成果的哲学流派,非常重视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在某些局部方面,他们利用科学实验和科学认识的成果,作了不少有意义的甚至是深刻的探索,具有不少可取的积极因素。现代西方哲学家中的不少人都重视对机械论的批判,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值得肯定之处。还有的哲学家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从作为知识形成基础的心理结构和知识形成的机制等方面,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问题,从而对认识论研究的深化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少哲学家把现代的科学认识方法和科学实验手段,应用于认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研究认识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和总结这些变化,并作出哲学的概括,已成为认识论的新课题。